原帖由 ahbong 於 2009-12-12 12:28 發表 
我認為沙中線為一條策略性鐵路,而非為搶某幾條巴士線的乘客咁膚淺。過境客、尖沙咀往大圍和馬鞍的乘客,同樣會使用大圍至鑽石山段。
新鐵路客量就係由巴士黎,
巴士客唔過檔,又或者目標客源少,鐵路係唔會多客
個人覺得沙中線個策略係有根本性問題,
你所講過境客(高鐵會搶走好多九龍過境客)、大圍/馬鞍山往尖沙咀乘客、新界東往九龍城/土瓜灣乘客,
係遠遠支持唔到一條重鐵
要最有效分流及吸引乘客 -
馬鞍山線:馬鞍山線原線-石門-第一城-鑽石山-東西線原線
東鐵沙東支線:東鐵原線-大學-石門-第一城-沙田圍-車公廟-大圍-顯徑-東鐵原線
理論上咁樣最能分流,
大部分馬鞍山居民出市區(不論東西九龍/港島)都會用第一城-鑽石山段,
同時亦為馬鞍山居民提供真正快捷方法出市區;
而北區/大埔亦可於第一城轉馬鞍山線往九龍東/東南,遠較大圍-鑽石山快捷;
第一城-鑽石山方案客量上已經比大圍-鑽石山方案為佳,
亦真正有能力疏導東鐵沙田及筆架山段 |
|
|
|
|
對呢個方案好失望
呢個方案睇黎忽略左沙田至觀塘區的交通需求
要乘客每日花五分鐘走上走落轉車
佢地一定唔肯過你
相信好多人都唔介意等多年
換取一個可以對面月台轉乘的方案
鐵路的價值就係一個網絡
而呢樣係要透過支線間方便轉乘維繫
如果真係落實呢個方案
轉車同轉巴士有何分別
唔知係咪九鐵的方案都係咁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09-12-12 11:35 發表 
Kaix,香港同日本的分別,正正在於鐵路在香港還沒有凌駕性的地位,談判籌碼不多。
1. 香港的巴士係私營的,唔會任由政策擺佈,雖然近年軟弱不少
2. 地質主要係硬的岩石,建鐵路技術成本較高,而且定線靈活性不大
3. 香港建鐵路係要立法會撥款,用的是公帑,而日本係財團負責(我覺得這個最重要)
4. 鐵路業現在沒有競爭,不會為了搶市場而把市中心搞得翻天覆地
5. 區議員想門口有鐵路但又唔想掘爛條路,高樓大廈樁柱迫到馬路密一密
唔知有冇講錯~
正正在於鐵路在香港還沒有凌駕性的地位,談判籌碼不多 <- 認同
1. 認同
2. 不認同,軟土才不利施工
3. 認同
4. 不認同,香港鐵路面對巴士激烈競爭
5. 頭一句認同,尾一句不認同,
香港高樓大廈密得黎冇連綿性,總有一個方向可以好快行到較空曠地方,
唔似東京紐約咁方遠10幾平方公里都可以完全係樓海 |
|
|
|
|
另一點係
鐵路係長期的投資
會用幾十年甚至一百年
落成啟用之後就好難改
施工時間最多兩三年
一過換來的的之後幾十年的方便
而且技術上可行
施工期間的交通問題可以透過附近道路改善
今日的港鐵己經唔係以前為港人讚頌的港鐵 |
|
|
|
|
原帖由 athlon 於 2009-12-12 13:55 發表 
今日的港鐵己經唔係以前為港人讚頌的港鐵
今日的港鐵已經唔係以前為港人讚頌的地鐵。
之前在電郵夠信誓旦旦話會做出最好的轉乘安排,同埋會妥善安置三項古蹟......
而家轉乘大倒退,古蹟就可能拆走冇回頭(雖然我都認同係日久失修)。 |
|
|
|
|
原帖由 LAK2 於 2009-12-11 22:40 發表 
要全部搬晒過去咪又係要掘開龍翔道...
如果係上下層轉車不如設法直接將沙中線起o係現觀塘線月台之下。
不過淨係搬往油麻地月台過去又未必唔得, 因為有隧道預留結構,
但要同層轉車又有難度, 始終沙中線同觀塘線深 ...
當年KCR計劃興建銅鑼灣北站時候,興建一條臨時天橋解決因工程引起問題.同一道理能否臨時把龍翔道西行線移向大磡村部份空置土地?
運輸署有没有測試封閉部份龍翔道路面引起問題(試路)?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09-12-12 13:18 發表 
新鐵路客量就係由巴士黎,
巴士客唔過檔,又或者目標客源少,鐵路係唔會多客
個人覺得沙中線個策略係有根本性問題,
你所講過境客(高鐵會搶走好多九龍過境客)、大圍/馬鞍山往尖沙咀乘客、新界東往九龍城/土瓜灣乘客,
係遠 ...
已經離開鑽石山站設計討論好遠,你講緊係整條路線策略問題,我並無特别意見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9-12-12 14:0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thlon 於 2009/12/12 13:55 發表 
施工期間的交通問題可以透過附近道路改善
但今時今日施工期為社區帶來不便引起o既民怨, 唔能夠忽視。 |
|
下一站係西營盤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