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新發展區的巴士路線配套問題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12A 於 2010-8-18 23:25 發表 
兩睇, 以前新屋村落成不久, 就很快有區外線, 首相都舉了不少例子
不過, 現時新屋村都有開荒線, 不過迎幾年好多都是區內線, 區外線已經不多
如果不是, 為何清河村落成都有三年, 你一直都見到不有76X, 670 (北區往 ...
這點可能與新發展區遷入的人口原先居住的區域有關。
當年沙田不少公共屋邨的居民,原本是居住東九龍區的公共屋邨,因清拆重建而遷入沙田,構成通勤需求,
故此這些屋邨入伙後開辦首批新線,主要是往來黃大仙及觀塘的路線。
沙田成為新市鎮後的首條新線,便是因瀝源邨入伙而於1975年12月16日開辦的89號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還看香港公交
|
|
|
原帖由 ctb8107 於 2010-8-19 03:06 發表 
我覺得政府既規劃真係太單向思維, 唔識得多角度諗
好似上面提到健明村, 其實唔單止有兩個巴總面對面好奇怪, 根本調景嶺區d路既設計都好奇怪, 所以先搞到新巴咁頭痕
仲有彩福/彩德呢個case, 竟然迫人行咁多路, 只計 ...
調景嶺道路設計真係有問題?在巴士路線設計上可能困難,但在規劃的角度,
好地地一條短距離道路直到公路,又唔係刻意迂迴,好似格仔餅咁,何以見得佢規劃失誤? |
|
七擒孟獲尚知廉恥,但某相....
|
|
|
原帖由 ~誰@359~ 於 2010-8-18 23:16 發表 
而家睇圖都只係得D路,話唔定上面會有商場同埋包埋巴士總站都未定
況且,冇巴總都可以泊街
按房屋署的初步規劃,安達臣道發展區的兩個公共屋邨均留有巴士總站
及專線小巴總站的位置。近順安邨的一個會有一個約設兩行車道的巴士
總站及一個位於路旁的專線小巴總站,而近秀茂坪邨的一個會有一個位
於路旁而長度不算短的巴士總站及一個約設兩行車道的專線小巴總站。
當然,一切只是房屋署的初步規劃而已。 |
|
|
|
|
好像我本人住既東涌就是.
大部份路線只能到達市中心,其他地方就真糸等多幾年車先返到去,, |
|
|
|
|
原帖由 JU2541 於 18/8/2010 11:20 發表 
最後一個有路線去做開荒線 應該係屯門富泰村.
天水圍已經有少許乜野配套都冇的情況,不過係一個大區
情況未去到咁惡劣
印象中原有建議, 富泰邨係完全靠67系, 263M只係藍地無地返擺而擺富泰. 唯一係特別為富泰而設的只有K51(521)
天水圍早期規劃係一邨兩線,如天耀的69C(大窩口地鐵)和69D(深水埗碼頭)
唯一無編路線的是嘉湖山莊和慧景軒......(嘉湖山莊五至七期是以天水圍市中心提供服務, 原計劃總站於美湖居, 結果坳唔掂數才改往天市)
至於最早有新區無區外巴士規劃的(不計已有鐵路覆蓋),可能係富亨邨,當年只係建議71K和71X(類似而家71A, 富亨經那打素至運頭塘), 並無271的建議,後來亦只有延長72B由大埔第8區 - 長沙灣改編號的71B(輾轉變成而家的272P)
直至90年代放寬要求才出現271(P)(此線係少有長途線未及RDP討論已開設)
今次情況有些特殊,早期曾建議四順路線繞入及6D繞經,但後來道路設計改動而不了了之。
[ 本帖最後由 jessc 於 2010-8-19 22:31 編輯 ] |
|
|
|
|
原帖由 eric278 於 2010-8-19 06:47 發表 
看來審計署或申訴專員需要介入調查,是否有行政失誤或其他問題出現。
首相兄, 咁要靠你啦!
查實回應首相兄o既問題, 你覺得政府規劃路線有準則嗎? 有講過幾多人口幾多客量就開一條線嗎? 全部都無。乜都係 "視乎實際情況", "諮詢地區人士", 咁即係無講過。好似上述所舉o既新區例子, 明明新區離地鐵站比鄰近o既舊區遠, 但舊區就有齊直達市區路線, 只因舊區人夠牙力, 而新區就只分到少數, 多數要轉車, 咁係咩道理?
如此地唔清晰地執行政策, 難道申訴專員仲唔應該受理? |
|
|
|
|
原帖由 KC3555 於 2010-8-19 09:54 發表 
調景嶺道路設計真係有問題?在巴士路線設計上可能困難,但在規劃的角度,
好地地一條短距離道路直到公路,又唔係刻意迂迴,好似格仔餅咁,何以見得佢規劃失誤? ...
調景嶺道路設計的確好有問題,
最明顯就係調景嶺站個公共交通交匯處,只得一個方向有得出入,
變相逼巴士如果唔想兜路,就一定要由翠嶺路右轉景嶺路入站,
離開時一定要左轉景嶺路,一路直出尚德。
結果造成以前 796 系無啦啦兜左上山轉個圈落黎既兜路情況。
依家唔兜路既,就好似 796c 咁 796x 咁,
來回程都係行同一個方程,
一係就好似 E22A 咁,入唔到去擺站,
如果出左站就想行寶邑路過寶盈既線,一係就要轉入彩明苑調頭,
一係就好似 792M 咁,同一方向要經寶順路同唐明街交界個迴旋處兩次。
當然規劃最失誤,
就係將將南路線另外批出專營權,
根本尚德同將南就無需要將同一客源拆散兩條線做,依家除左 296A 之外,全部線都客少班次又唔密。
好多人以為 296C 做得好過 796C,其實唔計觀塘 296C 執死雞,大家都係海軍鬥水兵。 |
|
|
|
|
原帖由 leochill 於 2010-8-19 22:40 發表 
首相兄, 咁要靠你啦!
查實回應首相兄o既問題, 你覺得政府規劃路線有準則嗎? 有講過幾多人口幾多客量就開一條線嗎? 全部都無。乜都係 "視乎實際情況", "諮詢地區人士", 咁即係無講過。好似上述所舉o既新區例子, 明明新區離地鐵站比鄰近o既舊區遠, 但舊區就有齊直達市區路線, 只因舊區人夠牙力, 而新區就只分到少數, 多數要轉車, 咁係咩道理?
如此地唔清晰地執行政策, 難道申訴專員仲唔應該受理?
這點可以看到主管運輸政策的官員,缺乏親自落區實地視察的經驗。
但單憑小弟的個人力量實在很弱,唯有靠當區的區議員或立法會議員協助爭取。
個人認為,立法會10月復會後,議員有需要在專責交通運輸的委員會中,提出要求運輸署官員到立法會交代及解釋。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10-8-20 01:17 編輯 ]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原帖由 3ASV174 於 2010-8-20 00:11 發表 
調景嶺道路設計的確好有問題,
最明顯就係調景嶺站個公共交通交匯處,只得一個方向有得出入,
變相逼巴士如果唔想兜路,就一定要由翠嶺路右轉景嶺路入站,
離開時一定要左轉景嶺路,一路直出尚德。
根本尚德同將南就無需要將同一客源拆散兩條線做,依家除左 296A 之外,全部線都客少班次又唔密。
好多人以為 296C 做得好過 796C,其實唔計觀塘 296C 執死雞,大家都係海軍鬥水兵。
唔單止調景嶺站個公共交通交匯處, 隔離既建明村巴總都存在相同問題...
而且最搞笑既係將軍澳既迴旋處多到梗有一個係左近, 但偏偏市中心、調景嶺嚴重缺乏迴旋處
296C的確好過796C
從客量方面, 296C出市區(只計將軍澳乘客)全日都係多客過796C,
796C市區方向生意都幾慘淡, 幾乎全靠調景嶺客,
反而回程方向, 整體上比較好客, 可能因為回程吸納左尚德客, 同埋有乘客去程搭港鐵回程先搭796C
班次方面, 296C絕大部分時間都密過796C (特別係去程方向更明顯)
從營運方面, 296C好過796C好多
第一, 796C貴為新巴里數最長既路線, 比296C行多好多里數, 營運成本高
第二, 796C將軍澳同西九龍都左兜右兜, 得出黎都唔夠296C多客, 296C勝在客源集中, 唔洗兜
第三, 296C食到出九龍灣既豪客, 同時用觀塘道既客填返空位, 賺左次錢, 回程又食觀塘道豪客兼幫296A清客
九巴都唔知幾和味! 796C就仲有排捱, 捱到將軍澳市中心發展成熟先有望風光一點
[ 本帖最後由 ctb8107 於 2010-8-20 02:18 編輯 ] |
|
|
|
|
296C客量都唔差
見到旺角都大把人上車
隨時可以坐滿走人
而且觀塘又做多轉客,不如幾好賺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