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bennq 於 2011-10-25 10:57 PM 發表 
其實加唔加班來來去去都係1個$字
冇$呢個冇車 其實2分鐘都唔係好多姐你等車都唔企足8/10分鐘架車定早到ge
咁係icu戈2位病人係泡菜國定鬥牛國
OT:鬥牛國換左藍色關節之後D冷氣好似唔多夠凍 ...
如果因為人多到迫唔上車﹐便不是10分﹐而是阻多你10分鐘﹐合共十幾二十分鐘。
我親眼看過好幾次﹐有人在周六周日黃昏時間﹐在青衣出九龍﹐係迫唔上車﹐唔係有車見人多唔上。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0-25 23:06 發表 
如果因為人多到迫唔上車﹐便不是10分﹐而是阻多你10分鐘﹐合共十幾二十分鐘。
我親眼看過好幾次﹐有人在周六周日黃昏時間﹐在青衣出九龍﹐係迫唔上車﹐唔係有車見人多唔上。 ... 姐係呢我日日黃昏都係青衣上車人仲多過你星期6同日
我可以話你知D人只係集中係5~8卡
1~4根本冇人等如果D人係月台係上唔到車ge可以快快手手跑去前面上車洗乜係等多班車
只係D人想唔想同做唔做
如果係因為呢D人唔做而要間公司去就呢班人話要加班加乜加乜之後又要做場大龍鳳點知都係加得幾廿秒
咁會唔會唔太efficiency呢?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0-25 14:04 發表 
至於投放更多資源要用多些金錢﹐係唔係要乘客負擔而加車費? 每年mtr 的盈利已經可以暗示﹐其實係不必的﹐mtr有那一年係無盈利?
另一方面﹐加密班次﹐可提供較好的服務﹐當服務提升﹐乘客也會作出比較﹐可吸引更多乘客便用﹐變相增加載客率而車費收益有所提升﹐也可彌補此方面的成本。
你睇返車務收入有幾多先講啦. 公司喺賺錢, 不過有唔少收益都喺嚟自賣樓度.
先唔講要股東回報, 有冇理由用地產收益補貼落車務先? 如果要, 要撥幾多比例? 會唔會鐵路發展融資太依賴地產項目?
仲有, 會唔會因為公司要整靚盤數令部份路線的資源分配唔同呢? 如果咁簡單話俾錢買車加人整車就搞得掂就好囉... |
|
直通快線 連繫機場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0-25 10:08 發表 
請重新細看前文﹐我一直都不是要求平日繁忙時間加班次﹐只是周六周日增加非繁忙時間增加班次﹐所以你話車已用盡﹐沒有直接關係。
冇關係 ? 車都用到盡哂 , 點加班呀 ?
變魔術變部車出黎 ? 定係你想拉 TWL KTL TKL ISL 批車落東涌線跑 ? |
|
|
|
|
原帖由 AA48@43A 於 2011-10-26 02:19 AM 發表 
你睇返車務收入有幾多先講啦. 公司喺賺錢, 不過有唔少收益都喺嚟自賣樓度.
先唔講要股東回報, 有冇理由用地產收益補貼落車務先? 如果要, 要撥幾多比例? 會唔會鐵路發展融資太依賴地產項目?
仲有, 會唔會因為公司 ...
一個歷史問題﹐點解鐵路沿線會有樓盤供鐵路公司發展牟利?
目的除了為社會發展而建樓外﹐更重要的係為鐵路公司賺取一筆金錢﹐去補貼興建及營運。
作為一家公司﹐需要講整體盈利﹐不是有盈利的項目便落力去做﹐無盈利的項目便唔去做的﹐無盈利的核心業務便放軟手腳去做。
鐵路部份﹐的確係無盈利可言﹐已經好明顯講出一個事實﹐便是靠其他業務作補貼。
除非有人講出個別一條路線是有盈利﹐所以可以加班服務﹐否則便不能否定mtr係要靠其他業務作補貼鐵路業務。
因此﹐你講無理由要靠其他收入去補貼﹐可以講不成立的。 |
|
|
|
|
原帖由 kp3011 於 2011-10-26 08:35 AM 發表 
佢唔係擺錢落去呢個係事實,因為佢加班唔會令收入上升,上唔到車只係你青衣班客唔肯行去車頭(咁當然,青衣站個死人設計又係麻煩嘅,得一邊入一邊出)
而且將 10 分鐘變 8 分鐘係令到全世界都無得預時間搭車(東涌逢 1 ,荔景 DN 逢 0 UP 逢 7 , 香港逢 7 呢招好使好用架)..
又係一句﹐原來加班的條件是方便大家預時間﹐不是因為乘客多而去加班。
即係每班車都滿載乘客後﹐出現乘客登車困難﹐都要因應「預時間」給乘客而不能加班﹐真的係歪理。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0-26 10:39 發表 
又係一句﹐原來加班的條件是方便大家預時間﹐不是因為乘客多而去加班。
即係每班車都滿載乘客後﹐出現乘客登車困難﹐都要因應「預時間」給乘客而不能加班﹐真的係歪理。 ...
你講左好多次「乘客多就要加班」,你估玩緊 Simutrans 所有資源(包括乘客)都唔駛成本咁爆出黎?
唔駛預時間嘅,咁點解有人會鬧當年 73 「加班」加到 21-29 分?我話埋比你知啦,搭得東涌綫好多人真係較準時間去等車架
宜家乘客係多,但係根本未飽和。編制上嘅限制令佢出得 7 抽無得加,但係個堆時段都係得一小部路段嘅一部分車廂爆,咁樣就要花一大筆錢去加班服務同一班乘客未免太天荒夜談
[ 本帖最後由 kp3011 於 2011-10-26 10:50 編輯 ] |
|
|
|
|
原帖由 bennq 於 2011-10-25 23:28 發表 
姐係呢我日日黃昏都係青衣上車人仲多過你星期6同日
我可以話你知D人只係集中係5~8卡
1~4根本冇人等如果D人係月台係上唔到車ge可以快快手手跑去前面上車洗乜係等多班車
只係D人想唔想同做唔做
如果係因為呢D人唔做而 ...
這個便是青衣站設計上的差劣之處,東面是出閘、西面則是入閘,結果便是入閘後人流過份集中在月台西面(即往東通近車頭、往香港近車尾),而離開列車後便集中用中間的扶手電梯出閘(往東涌近車尾的乘客則可用近車尾的扶手電梯及樓梯,但是該條扶手電梯只於繁忙時間開放;既然因應大堂改建而在預留位裝回扶手電梯,為何不在大堂東面的扶手電梯的其中一條改為上行、而西面連接上層及下層月台的扶手電梯其中一條改作下行,以便分散人流呢?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11-10-26 11:08 編輯 ] |
|
喵...
|
|
|
原帖由 bennq 於 2011-10-25 11:28 PM 發表 
姐係呢我日日黃昏都係青衣上車人仲多過你星期6同日
我可以話你知D人只係集中係5~8卡
1~4根本冇人等如果D人係月台係上唔到車ge可以快快手手跑去前面上車洗乜係等多班車
只係D人想唔想同做唔做
如果係因為呢D人唔做而 ...
1-3卡﹐無錯係情況好﹐但是都是企滿晒人﹐每於都有些少空位剩的。
第4卡已經係企滿人﹐但未至於迫唔到人上車。
5-8卡真係迫滿晒人﹐真係可以車都迫唔上。
周未周日的"繁忙時間"﹐其實仲有一個特點﹐令到每一班車都無法載滿客的﹐便是bb車﹐真係可以中間幾卡內面﹐每卡都最少有1部﹐好自然係唔會企到迫一迫﹐也直接令每一卡可載的人減少。
唔講青衣站去九龍方向﹐香港站去東涌方向﹐其實相同時間都唔好得青衣好多﹐都係有分佈不平均的情況。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