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車頭有沒有逃生門與前九鐵、前地鐵和港鐵之間的關係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前KMB員工家屬 於 2011-10-24 20:26 發表   
 
 
現在仍然放在何東樓的E44, 駕駛室中門後方, 仍有緊急開車手柄的位置, 跟其他板友所說跟99年時榮休之旅的相同, 至於駕駛室內, 可以通往其他車組的那扇黑色門, 門上方寫住"緊急通道" , 手柄開門位寫住"緊急時拉手柄 ...   
官方版當然教用車卡中央的車門 (即黃頭第二對門, 鳥蠅頭第三對門)做緊急撤離. 
 
不過在緊急演習度就會用理駕駛室做撤離. 在第41期《鐵路傳真》度都有張相影住「乘客」在車頭離開車箱. |   
 
 
 
 |  
| 
 直通快線  連繫機場 
 | 
 
 
| 
 | 
 
| 
 | 
 
 
 
原帖由 doraemonpaul 於 2011-10-23 03:19 發表   
到將來前九鐵路線需要購買新車的時候,你估港鐵會購買車頭有逃生門的列車還是購買車頭沒有逃生門的列車?  
 
沙中線過海段通車後,東鐵會過海。 
港島區地底空間有限,隧道需儘量收窄。 
到時MLR都夠期退,新車好有可能改用有車頭逃生門的車種。 |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 
 
 
| 
 | 
 
| 
 | 
 
 
 
原帖由 ASV50 於 2011-10-23 04:12 發表   
 
只於前九鐵路線,多數露天路段,即使行走高架橋 
亦可預留逃生走廊 
而隧道亦同樣選取較多位置的地下路段設計,而提供逃生走廊 
所以使用更加方便的第三度客門爬梯逃生/直接經客門進入逃生走廊 
再無需使用兩端車頭逃生設計 
同時相信有助乘客加快逃離列車速度   
 
從兩側逃生離開列車的時間係快佐,不過落佐車要0係隧道 / 橋面塞。逃生速度同從兩端車頭幾乎沒有分別。 
但從兩側逃生的話,逃生通道比路軌高得多兼沒圍欄,乘客逃生時的風險更大。 
 
另一個情景係若車廂著火,兩側逃生意味車門盡開,濃煙更易進入隧道,影響乘客逃生。 |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 
 
 
| 
 | 
 
| 
 |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1-10-24 22:35 發表   
 
 
從兩側逃生離開列車的時間係快佐,不過落佐車要0係隧道 / 橋面塞。逃生速度同從兩端車頭幾乎沒有分別。 
但從兩側逃生的話,逃生通道比路軌高得多兼沒圍欄,乘客逃生時的風險更大。 
 
另一個情景係若車廂著火,兩側逃生意味 ...   
車廂著火,就更加要盡快離開車廂,而且對任何乘客而言, 
總有其中一個駕駛室被火場隔離,我作為乘客就寧願從側邊逃生喇。 
 
合併前兩鐵的逃生門取態,我諗大致可以參考東京的鐵路, 
JR線及私鐵,即使線路上有少量隧道,基本上係不設車頭逃生門的; 
地下鉄及JR/私鐵直通地下鉄的車型,則要加上車頭逃生門。 
 
香港都係,九鐵類似JR不設車頭逃生門,地鐵就一定有。 
 
我也不排除將來東鐵過海買新車可能會有車頭逃生門。 |   
 
 
 
 |  
| 
 | 
 
 
| 
 | 
 
| 
 |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1-10-24 22:08 發表   
 
 
沙中線過海段通車後,東鐵會過海。 
港島區地底空間有限,隧道需儘量收窄。 
到時MLR都夠期退,新車好有可能改用有車頭逃生門的車種。   
 
即係交流電的淨空都可以因為空間有限而收窄? 冇安全問題? 或者東鐵會由交流電改用直流電? 好似都冇乜可能   |   
 
 
 
 |  
| 
 | 
 
 
| 
 | 
 
| 
 |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1-10-24 22:35 發表   
從兩側逃生離開列車的時間係快佐,不過落佐車要0係隧道 / 橋面塞。逃生速度同從兩端車頭幾乎沒有分別。 
但從兩側逃生的話,逃生通道比路軌高得多兼沒圍欄,乘客逃生時的風險更大。 
 
另一個情景係若車廂著火,兩側逃生意味車門盡開,濃煙更易進入隧道,影響乘客逃生。  
逃生速度無分別? 
只有車頭車尾同每個車廂各有最少一個門口可以離開 
就算你話落車要係隧道 / 橋面塞 
點睇都係快好多 
最少你已經離開咗架車先,已經少一重危險 
 
你講兩側逃生通道比路軌高得多兼沒圍欄,乘客逃生時的風險更大 
但我唔認為行路軌會完全無危險 
特別係現時馬鐵/西鐵路軌中間既信號系統,甚至東鐵都有 
 
另外你既情境係車廂著火,如果所有乘客只靠兩邊出口 
其實濃煙一樣可以經虛位離開車廂,但逃生速度完全減慢 
 
倘若係車底著火冒煙 
你所講既「兩側逃生意味車門盡開,濃煙更易進入隧道,影響乘客逃生。」 
就唔會成立,呢個情況,更加需要兩側逃生 
 
 
*個人無特別認為兩側逃生與車頭車尾逃生有特別誰較好誰較差的分別 
 最重要是讓乘客逃生已經足夠 |   
 
 
 
 |  
| 
 | 
 
 
| 
 | 
 
| 
 | 
 
 
 
原帖由 doraemonpaul 於 2011-10-25 08:24 發表   
 
 
逃生門位置的設計怎會與供電系統的選擇有關連?    
 
#8 DIH 站友咪講左lor 
 
到了九鐵系統都有好多隧道的時候-西鐵、九龍南線及沙中線- 
由於交流電淨空較多,隧道頂比地鐵隧道高,而隧道開鑿多是使用鑽挖, 
個隧道盾大致就係圓形的,車頂淨空增加,車旁空間一樣有增加, 
這樣就可以在車旁隧道邊設逃生通道,維持不需車頭有逃生門。  |   
 
 
 
 |  
| 
 3ASV196.KE7270 
 | 
 
 
| 
 | 
 
| 
 | 
 
 
 
回復 21# 的帖子
其實﹐車頭的一條梯﹐係為演習才搬去部車前面? 
定係本身已經在駕駛窒之前﹐緊急時可以打開? 
 
 
如果是前者﹐真係出事的時間﹐條梯都有排都未到。 
如果是後者﹐似乎駕駛室又無空間收藏這條梯。 |   
 
 
 
 |  
|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1-10-24 23:09 發表   
 
車廂著火,就更加要盡快離開車廂,而且對任何乘客而言, 
總有其中一個駕駛室被火場隔離,我作為乘客就寧願從側邊逃生喇。 
 
   
 
正如上文所言,從只要一開側邊車門,濃煙會幾乎即時地擴散到隧道。 
到時即使離開車廂,都分別不大--需知因火警致命的多是吸入濃煙而非燒傷。 |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