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R9710+KU1391 於 2013-3-5 13:03 發表 
51肯改錦上路西鐵站,係進左一少步
起碼分流新界西北行山客.
以前亞比安年代,等三架車都不用等半個鐘,因為51係錦田主幹線,但現在等半個鐘都上唔到車,乘客當然"慶"!
上山還可以一齊坐的士,下山仲煩,除非電召的士,否 ...
上面仲要擺個人?無啦啦開多2個人既人工.....
跟本好多人唔明,51黎D係正式蝕到入肉,小巴都無人想做,除非加多2~3倍車費
有5個人10個人上山,包2部的士上貴幾多呢?1 2條友就等啦....仲加班
黎條線有咁既空間存在己經良心到盡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都話俾城巴做架 la....
城巴一定可以將 51 轉虧為盈
你講到開一班蝕一班,載一個蝕一個,
即係話佢載一個客的 MC > $8.1
發生咩事 ??!!
原帖由 DGCNYO 於 2013-3-5 18:28 發表 
上面仲要擺個人?無啦啦開多2個人既人工.....
跟本好多人唔明,51黎D係正式蝕到入肉,小巴都無人想做,除非加多2~3倍車費
有5個人10個人上山,包2部的士上貴幾多呢?1 2條友就等啦....仲加班
黎條線有咁既空間存在己經良心到 ... |
|
|
|
|
原帖由 s3n354 於 5/3/2013 12:09 發表 
簡單D講, 總共有8部爬山AAU, 5614撞左,
點解假日都係得4部車行51, 要3部做後備/維修/行其他線,
後備車唔駛3架咁多卦, 開多1部只走假日日頭做上村特車已經好好多
既然都蝕, 趁假日搵多幾個客等無蝕得咁甘,
補貼下 ...
假日 51 有 1 部 P 車架
原帖由 HE7921 於 5/3/2013 16:45 發表 
為提高行車安全,應該立即限制只准手動波箱之專利巴士行走51線
到時九巴一係將AAU轉極力子,一係問嶼巴借五十鈴LV423R或三菱Rosa
1645 就開始發夢會唔會早左啲?
[ 本帖最後由 5504-NK3640 於 2013-3-5 19:48 編輯 ] |
|
|
|
|
我覺得51如果要滿足居民搭平車同假日遊客需求,可以參考94/96R既摸式運作,
51可每日減至60分鐘一班,
另開辦假日特別路線(暫稱51R)收取較高價錢,
(星期六則按需求加班)
而假日所有額外加班都只會加落51R上。
我相信如果能夠抵銷番個運作成本,
九巴亦會較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晌假日荃錦公路既服務上。 |
|
youtube.com/c/dennislokawai
|
|
|
原帖由 dennislokawai 於 2013-3-5 21:42 發表 
我覺得51如果要滿足居民搭平車同假日遊客需求,可以參考94/96R既摸式運作,
51可每日減至60分鐘一班,
另開辦假日特別路線(暫稱51R)收取較高價錢,
(星期六則按需求加班)
而假日所有額外加班都只會加落51R上。
我相信如果能夠抵銷番個運作成本,
九巴亦會較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晌假日荃錦公路既服務上。
咁做理論上係可能止到蝕,但係咪真係實行得到?同埋要收幾貴先得?
第一個問題,唔少板友提過94/96R,同嶼巴假日收費去做案例,但係同51/51R不能直接類比。
92/94同96R的分別,在於96R提供到同平日沒有的服務,就係西貢郊區一程車直達市區。
如果51R的路線同51無分別甚至短D,根本無藉口可以收貴D。
(夾硬D黎,如果51R去到荃錦坳沿大帽山道再上,就可以做到94/96R的效果去屈機。但此段大帽山道大部份路段相當狹窄,巴士不能駛入)
至於嶼巴、離島渡輪假日收貴D有歷史因素。但近年好像有聲音要求取消此制度。
加上九巴未試過同一條線分平日假日收費(如有請指出)。嶼巴的案例未必可以照抄。
第二個問題,要收幾貴才能止蝕?
就拎本地三間巴士公司,各自去到最高海拔巴士線的資料:
路線:全程行車里數 / 收費 / 全程海拔最高及最低點高差
KMB 51: 20.7km / $8.1 / 500m
NWFB 15: 13.5km / $9.8 / 400m
NLB 23: 21.0km / $17.2,$27 / 450m
客源(居民/遊客):
KMB 51: 荃錦公路、錦田及八鄉 / 大帽山
NWFB 15: 黃泥涌道、司徒拔道及山頂 / 山頂
NLB 23: 塘福及石壁 / 昂坪大佛
小弟沒有以上3條線的營運數據,但略略分析就知九巴51線在營運上係有幾不利。
51行車里數第2長,只比最長的嶼巴23短0.3公里,但收貴遠比另外兩條平。另外通勤客源少,遊客更集中在天氣良好的假日。
相反另外兩條線既收得貴,通勤客源較多,遊客更係一年365日都有。新巴15更係由朝到晚都有遊客乘搭。
另一點要指出係,新巴15及嶼巴23價錢係單向上山或落山。兩線都可藉落山超低耗油去補貼上山的虧蝕。
相反,51收一個價錢就包哂上落山。營運上更為輸蝕。
為公平起見,舉一條差不多,一個票價包哂上落山的路線比較:
NLB 11: 22.4km / $11.8,$19.2(平日假日收貴) / 450m(伯公坳加羗山道的高差)
嶼巴11同新巴15、嶼巴23一樣,都係通勤及遊客客源甚多的路線,都要比51收貴四成幾。
咁51要收貴幾多先有賺?收貴太少無意思,收得太貴,紅的士上到荃錦坳都係六十餘。唔好計荃灣站搭得到的綠的。收得太貴不如幾個人夾。
曾有板友指出九巴51於假日有只到郊野公園的短棍,其實己經將營運狀況同新巴15、嶼巴23拉近。
可是錦田及八鄉的客源又未至於少到可以放棄。否則全面縮短51,才是合乎現實的做法。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3-3-5 10:47 PM 發表 
咁做理論上係可能止到蝕,但係咪真係實行得到?同埋要收幾貴先得?
第一個問題,唔少板友提過94/96R,同嶼巴假日收費去做案例,但係同51/51R不能直接類比。
92/94同96R的分別,在於96R提供到同平日沒有的服務,就係西貢郊區一程車直達市區。
如果51R的路線同51無分別甚至短D,根本無藉口可以收貴D。 其實要51同51R有分別根本唔難,
最簡單就係51R過咗上村後唔停站直達錦上路鐵路站,
以假日特快服務名義已經可以收貴D。
至於收到邊個水平,我諗九巴自有分數。 |
|
youtube.com/c/dennislokawai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