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兩邊的總站,都係最接近的港鐵站,
係咪真係有空間縮短 ??
原帖由 s3n354 於 2013-3-6 00:16 發表 
其實51全長20.7公里, 其中有6公里係錦田上村行走, 此段有其他巴士線及小巴服務,
實際獨市路段只有約15公里, 雖然錦田上村未至於無客,
但假日如果可以縮短呢一程路, 已經增加到效率清客 |
|
|
|
|
原帖由 LF5502 於 2013-3-6 01:17 發表 
51 兩邊的總站,都係最接近的港鐵站,
係咪真係有空間縮短 ??
假日錦上路站上大帽山的乘客, 數目遠遠少於荃灣西站加荃灣站上車,
而家假日班特車亦係服務來往荃灣區乘客為主 |
|
|
|
|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3-3-6 01:15 發表 
搭市區的士由荃灣站往荃錦坳都係六十餘元,新界的士再平多十蚊八蚊。
收咁貴只會趕更多客搭的士。
唔少人落山會行約二十分鐘落川龍搭綠小80。上山少D人咁做,但都見過。
綠小營辦商只會派最殘最舊的車落80,可見佢幾有 ...
清明重陽時節, 我上去川龍拜山時,
見彩龍都會派95, 96系批石氣車行80作加班清客之用. |
|
|
|
|
你都識話 清明重陽 la...
平日根本就係獨市生意,客量有限
原帖由 s3n354 於 2013-3-6 01:29 發表 
清明重陽時節, 我上去川龍拜山時,
見彩龍都會派95, 96系批石氣車行80作加班清客之用. |
|
|
|
|
原帖由 LF5502 於 2013-3-6 01:30 發表 
你都識話清明重陽 la...
平日根本就係獨市生意,客量有限
唔明你想表達D咩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s3n354 於 2013-3-6 01:29 發表 
清明重陽時節, 我上去川龍拜山時,
見彩龍都會派95, 96系批石氣車行80作加班清客之用.
唔出咁多車/唔出新車 主要係一上一落既時間先得三十二個客
但係收番黎既錢唔夠96B行兩三轉...
你話以前舊車都仲可能行一個蝕一個
以51沿線咁既路面環境 我又唔覺係嚴重到愈上愈蝕
以前夠話M仔行51會點點點
有冇人可以明確實證指到巴士行上去會有咩問題??
掉番轉以51既行車時間
放架車落30/211會收多好多錢就真既 |
|
|
|
|
原帖由 s3n354 於 2013-3-6 01:16 AM 發表 
個個都講到51如洪水猛獸黎, 真係唔可以用現時方式繼續運作?
一黎九巴高層最近不止一次高調指出「有需要的路線,如51線經大帽山不少村落,蝕錢都會繼續做。」
「如51巴士,主要方便行山人士來往錦上路和荃灣,九巴是會一定繼續運營這些路線。」
版友們就樂此不疲咁戥九巴唔抵, 幫九巴諗方法減低成本, 甚至建議取消條線,
真係有點皇帝唔急太監急,
而家51已經變成九巴形象工程的一部分,
公司唔嫌棄條線蝕錢之餘, 仲專登買8部新車黎繼續營運, 證明九巴有企業良心同責任,
而家如果宣佈唔做, 還是宣佈假日加價一倍, 公眾對公司印象肯定會大打折扣
二黎論蝕錢錢, 側聞51並非榜首, 西貢92平日客量少, 又有轉乘優惠影響收入, 上斜亦令機件損耗甚大,
難道92又要收假日價彌補虧損?
當我係一個小人﹐講出一些私底下的事。
既然51已經係無得唔做﹐連政府幾次幫手cut線都cut唔到﹐即係九巴便要繼續做﹐點解唔趁公司形象低﹐借這一點去盡社會責任﹐幫助提升公司形象。
至於51這條線﹐政府要繼續此線運作﹐原因係川龍至另一邊山的山腳﹐只有51行走服務﹐而入面又有郊野公園﹐燒烤場地﹐行山徑﹐所以要提供公共交通服務。
51這條線﹐行走路面太斜﹐因此所有車都要改裝及提升剎車系統。以舊dart為例﹐當調入51時﹐曾經調校引擎提升馬力﹐所有車都要加裝輔助剎車系統。
再之前行m仔時﹐我在n年前報紙看到一則投訴版報導﹐話51線的車只有2-3位乘客企﹐但都依然飛站。而當時所講的係政府是有因應路面問題﹐而加入限制企位。
如果你同其他路線比率﹐在用車有限制的情況下﹐加班一定唔會夠其他路線靈活。其他路線可以在其他線拉車﹐51卻不可以。
51要後備車﹐便要由車廠出車﹐仲要係u廠元朗廠﹐要一定時間。荃灣一邊要加車﹐隨時部車來到荃灣﹐人潮都已經散去﹐已經等到車上山。
其他路線﹐可以先由其他路線抽車抽人﹐再由廠出車補回被抽走的路線用車﹐時間上快得多﹐效率好得多。
如果單單是為了假日問題﹐要九巴訂多一批唔知幾多部 51的專用後備車﹐實在對九巴有些少不公平的。 |
|
|
|
|
原帖由 kitarolo 於 2013-3-6 01:00 發表 
我唔敢講係唔係傳說中,越多人搭反而越蝕
(即係每名乘客嘅邊際利潤係低過損耗費用)
但有時我認為已可曲線折射……以51路面情況
塞車機會甚低,平日上下繁30分鐘,非繁60分鐘
一班其實唔會太有難度,當只有95%做到,起碼先 ... 點幫補都好, 51係不論派什麼車, 班次有幾密, 班班車爆滿都必定蝕本的路線, 蝕本的主因真的是車子的損耗大.
我唔係保九人士, 但九巴仍肯經營51已經算係咁.
不過那些什麼35-40分鐘的班次間隔, 又真係好惡等.
想上到51, 其實都有幾個貼士:
1. 維基百科有列出此線的開車時間, 雖只供參考用, 但聊勝於無
2. 在荃灣上山, 去川龍者盡量利用專線小巴, 去郊野公園者星期六下午或長假期第一天, 最好提前去如心等車
3. 若在荃灣站乘車, 如已見一行十多二十人排隊並大部份帶備露營用具, 最好移步至如心乘車
4. 在郊野公園回程若多人候車, 一般而言若不超過20人等車, 基本上都會上到車.
5. 回程在川龍亦最好利用專線小巴 |
|
喺總站尾拉500鏡影總站頭的巴士係咩玩法
|
|
|
原帖由 s3n354 於 2013-3-6 01:16 發表 
個個都講到51如洪水猛獸黎, 真係唔可以用現時方式繼續運作?
一黎九巴高層最近不止一次高調指出「有需要的路線,如51線經大帽山不少村落,蝕錢都會繼續做。」
「如51巴士,主要方便行山人士來往錦上路和荃灣,九巴是會一定 ... 三十多年前, 西貢區的91及92線又的而且確設有假日收費 |
|
喺總站尾拉500鏡影總站頭的巴士係咩玩法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