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S1819 於 2014-1-17 22:08 發表 
應該只係英式嘅車身路線包裝,即係N年前118開線廣告,同18號捷徑王呢類
未開/轉既都有咩6X 63X之類
比原有路線行得"快左" 順手收貴D既路線 |
|
|
|
|
原帖由 ANgus31 於 2014-1-17 22:19 發表 
同樣係volvo,而家既AVBWU高載版真係做唔番以前3ASV果種咁舒服,
而家新車果種壓迫感真係好大,其實新舊車行距係咪一樣?
同樣12米,一來車身個車頭斜多咗,上層部份係縮入少少,二來條方梯比以前曲梯長少少,同樣塞59個座位要薄凳先塞得落兼頂腳,你話呢? |
|
|
|
|
回應 12.8m 巴士, 個人認為以香港路面設計, 只適用於新市鎮路綫, 對於行走旺區路綫上未必可行,
始終香港市區路面界限係偷到好盡... 當然仲有一點係要睇埋中軸設計... 就咁睇落, 12.8m 可適用
嘅路綫應該有城隧系列 (當巨龍同白板富豪全退時), 屯公葵青路綫, 沙田區內綫, 279x 等; 仲有就係
一大批龍運路綫... 呢點喺政府立場來講係需要修例的
至於 KMB Express, 可做嘅其實都多, 將荃 (如九巴做的話), 觀青, 63x, 仲有未用嘅青沙公路
但 6x 個人認為已經唔夠西鐵去鬥, 除非係只做旺角特快, 都還可有一綫生機
為全綫巴士落車門加裝第二部八仔機就應該冇可能, 成本會高, 而且如果香港慢慢行哂星洲果套標準,
只會令部份路綫全程做大流水... 個人認為只限部份巴士路綫用車加裝已經足夠, 甚至, 唔裝第二部機,
好似 99 咁, 搏生客唔會落車拍第二次, 亦可變相提高路綫收入 (當然呢個係乘客問題)...
除非將所有香港巴士路綫統一用 touch in and out 收費模式, 否則加裝第二部機一樣係繼續有水魚出現 
[ 本帖最後由 拾顓豭 於 2014-1-17 23:44 編輯 ] |
|
|
|
|
原來九記個facebook 有高層會睇架?
咁要入去講下野先....
 |
|
|
|
|
原帖由 ricky619 於 2014-1-18 00:25 發表 
原來九記個facebook 有高層會睇架?
咁要入去講下野先....
上面仲話佢地有人監察網上討論區,我相信九巴有人會睇埋italk呢度咁多人既意見…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回復 13# 的帖子
雷生當年話彌敦道行15米車都得
仲有,唔一定要修例先可以有12.8米巴士行,2.55米闊既巴士係香港行都係靠運輸署長豁免,黎緊大可以照辦煮碗
(P.S. 2.55米闊既車輛係香港行絕對無問題,運輸署幾時先肯修例 ) |
|
|
|
|
原帖由 拾顓豭 於 2014-1-17 23:43 發表 
回應 12.8m 巴士, 個人認為以香港路面設計, 只適用於新市鎮路綫, 對於行走旺區路綫上未必可行,
始終香港市區路面界限係偷到好盡... 當然仲有一點係要睇埋中軸設計... 就咁睇落, 12.8m 可適用
嘅路綫應該有城隧系列 (當巨龍同白板富豪全退時), 屯公葵青路綫, 沙田區內綫, 279x 等; 仲有就係
一大批龍運路綫... 呢點喺政府立場來講係需要修例的
小弟又無咁悲觀,據觀察,現成40呎拖架(12.2米)轉盤,對應番12米巴士的前軸,拖架的轉盤係偏前。
個人相信12.8米巴士轉向軌跡同40呎拖架接近。
即使係狹窄如錦田公路,都從容行到拖40呎拖架的貨櫃車。
由此,個人認為,除佐西半山、南區、荃錦公路外,小弟認為12.8米車(呎碼上)應該行到大部份巴士路線。
當然,巴士公司亦唔會夾硬擺部長車行路窄多灣道路。
再睇多D,40呎拖架裝45呎貨櫃(13.7米)亦唔罕見。
小弟估計除佐修例外,就算引入13.7米長車,都只係需要做少量改動就得。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4-1-18 01:22 編輯 ]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開特快brand夠盞鬼喎,希望似新加坡有種朝早不設企位既專線啦,人大左就想舒服d |
|
媽屐停
|
|
|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4-1-18 01:19 發表 
小弟又無咁悲觀,據觀察,現成40呎拖架(12.2米)轉盤,對應番12米巴士的前軸,拖架的轉盤係偏前。
個人相信12.8米巴士轉向軌跡同40呎拖架接近。
即使係狹窄如錦田公路,都從容行到拖40呎拖架的貨櫃車。
由此,個人認為,除佐西半山 ... 當年香港係早過英國本土放寬巴士長度到12米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