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我們未來的鐵路 (#371附《鐵路發展策略2014》)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eternalflame 於 2014-9-18 10:56 發表 
我記得RDS-2時曾經有正式技術文件 (即類似附圖) 下載, 不知這一次有沒有機會能看到所有研究計劃呢? 照個兩張圖所見, 橙色虛線似乎係之前傾過的第二南北走廊, 亦見到西面走線似乎會取道羅湖分岔線。
從全圖及RDS-2U行政概覽對比:
- 新界西北至新界東北走廊(北環線)的錦上路至大埔方案 (留意當時坪輋站納入為沙田至連塘口岸的跨境鐵路方案而非北環線的延伸)
- 新界西南至新界東南走廊(沙田至市區)的沙田至美孚/葵涌 (葵涌方案可接屯荃鐵路)
- 新界東南走廊(接駁至西貢)的西貢至鳥溪沙/車公廟/大圍/寶琳 (估計新公佈的東九龍線會預留進一步由寶琳延伸至科大及西貢的條件)
- 東九龍線的寶琳至觀塘/九龍灣 (公佈方案是寶琳至鑽石山,因此由東九龍線西延至旺角一帶的走線規劃必然有所改變)
- 西部外走廊的屯門經欣澳及迪士尼至堅尼地城方案 (行政概覽提到要配合大嶼山發展計劃作全盤考慮)
- 第五條過海鐵路 (黃埔過海後經北角、跑馬地至灣仔南/經炮台山至銅鑼灣北,或高鐵伸延至添馬站)
- 科學園站 (經濟及財務表現欠佳)、中環南站 (地質條件欠佳)
- 洪水橋站、東涌西站、東涌東站
其餘行政概覽沒提及過的包括:
- 北環線的上水北站及粉嶺北站
- 東涌線的小濠灣站
- 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車站
- 康城經將軍澳工業邨至清水灣延線
- 東西九龍線:九龍灣至土瓜灣至太子東、太子、南昌/亞皆老街、旺角、九龍/亞皆老街、油麻地、九龍
- 青衣至洪水橋
- 高鐵的羅湖分岔線
- 南港島線(西段)的進一步伸延:黃竹坑經淺水灣、赤柱(、石澳、小西灣)至柴灣
歡迎討論。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10-14 11:57 發表 
從全圖及RDS-2U行政概覽對比:
- 新界西北至新界東北走廊(北環線)的錦上路至大埔方案 (留意當時坪輋站納入為沙田至連塘口岸的跨境鐵路方案而非北環線的延伸)
- 新界西南至新界東南走廊(沙田至市區)的沙田至美孚/葵涌 ... 以此圖看,我認為再下一階段網絡似乎是咁:
1:北港島線由添馬艦延長至香港大學
2:西部外走廊,由香港大學站經嶼東副都心、欣澳、黃金海岸至屯門南
3:北環線二期,由古洞經粉嶺北至聯和墟
4:第二南北走廊,由美孚經大圍、大埔墟、大埔中心、聯和墟至坪輋新市鎭
5:九龍東西線,由鑽石山、九龍城、油麻地、九龍站至香港大學 |
|
|
|
|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4-10-14 18:30 發表 
以此圖看,我認為再下一階段網絡似乎是咁:
1:北港島線由添馬艦延長至香港大學
從圖中找不到有這個線索,也看不到有把將軍澳線延伸至香港大學的需要。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10-16 09:44 發表 
從圖中找不到有這個線索,也看不到有把將軍澳線延伸至香港大學的需要。 這線係我建議增設,是作為西部外走廊之港島段,但若西部外走廊與港島線直通,則不必建 |
|
|
|
|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4-10-16 09:54 發表 
這線係我建議增設,是作為西部外走廊之港島段,但若西部外走廊與港島線直通,則不必建
西部外走廊適合同市區線直通咩? |
|
|
|
|
原帖由 jonathanngan 於 2014-10-16 16:23 發表 
西部外走廊適合同市區線直通咩?
我的構思中,西部外走廊將使用合符市區四線限界,但最高時速120km的列車,故其與市區線直通不成問題(初步計劃港島段限速80,其餘路段限速120) |
|
|
|
|
西部外走廊的設計其實要將就兩個乘客源頭:
需要高速, 少站, 快去到市區: 屯門, 港珠澳大橋, 北大嶼山公路沿線 (東涌, 小蠔灣, 欣澳), 迪士尼樂園
需要多站, 較接近居住/工作地方: 東大嶼人工島內
況且東大嶼人工島應該最少都有三五十萬居民, 我反而建議分成兩條路線分流不同來源乘客:
大站快車: 屯門南 - 大橋口岸 - 小蠔灣 - 欣澳 - 扒頭鼓 - 小交椅洲 - 交椅洲 - 港島
港島線延長: 東大嶼人工島上車站 - 交椅洲 - 堅尼地城 - 接現時港島線
大站快車同時向北大嶼山提供多一條出外的鐵路通道, 避開青馬橋對東涌線班次的限制
但咁做會加重港島線西區段的負擔, 同時大站快車係港島區的落腳點非常難搵。要方便轉乘同分流乘客的話, 總站唔係香港-中環就係金鐘。金鐘設站個制約比較大 (主幹道下面加唔可以起到去政總地底), 個人屬意係干諾道中畢打街以西的位置, 立分利用香港站德忌利士街大堂擴建。

[ 本帖最後由 eternalflame 於 2014-10-17 13:57 編輯 ] |
|
|
|
|
原帖由 eternalflame 於 2014-10-17 13:36 發表 
西部外走廊的設計其實要將就兩個乘客源頭:
需要高速, 少站, 快去到市區: 屯門, 港珠澳大橋, 北大嶼山公路沿線 (東涌, 小蠔灣, 欣澳), 迪士尼樂園
需要多站, 較接近居住/工作地方: 東大嶼人工島內
況且東大嶼人工島 ...
若港島線, 西部外走廊一齊過海, 咁的成本太高 (同當年內地反對東涌線/機場快線完全分離一樣道理), 故大站線足矣, 島上穿梭建議用高雄式輕鐵/臺中式BRT/星洲式輕軌處理 |
|
|
|
|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4-10-17 16:10 發表 
若港島線, 西部外走廊一齊過海, 咁的成本太高 (同當年內地反對東涌線/機場快線完全分離一樣道理), 故大站線足矣, 島上穿梭建議用高雄式輕鐵/臺中式BRT/星洲式輕軌處理 ...
第時搵位再起成本更高, 需知東大嶼都心只有北面先至最接近現有陸地及島嶼, 實在無咩野可能再起第二第三條道路/鐵路出市區。
大站線的唔好處就係列車往往係東大嶼都心前已經滿座, 要成個島用接駁交通去一至兩個車站轉車唔係太理想
另一方面就係港島區車站要全員換乘的問題。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