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已批約] 港鐵招標換93 列M-Train (請集中到上面新帖討論)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rickywk 於 2014-12-4 17:38 發表 
咁講,阪急一律用通勤A train,仲要係標準軌,行車確實幾舒服
咁一定要祈求日立入標先得
當年日立係眾日本廠商反對下都轉移左e2技術比大陸 |
|
|
|
|
回復 121# 的帖子
當年唔係日立轉移技術, 係川崎, 因為國內同川崎一直都有合作, 關係亦係最好(以眾多國內廠家計), 同埋日本應該係有協調俾邊啲廠家同外面有接觸, 避免自己廠家係出面爭訂單(好似南北車係出面爭崩頭咁就無謂啦), 同埋日本JR各社車輛知識產權唔係以車廠持有而係由JR總研授權各家生產(私鐵另計) 所以如果車廠要賣自己車(同JR技術有關嘅), 尤其涉及技術轉讓嘅出去都要得到JR總研, 運營方(JR各分公司)同埋其他廠家同意先得(因為影響隨時係整個產業鏈, 可以好嚴重)
[ 本帖最後由 KC7813_ATS64 於 2014-12-5 11:1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Oliver_ME16 於 4/12/2014 13:05 發表 
有錢就用好料(九州885系)
冇錢就用次貨(太魯閣)
太魯閣真心係台灣算好 |
|
|
|
|
原帖由 CRH5 於 2014-12-5 21:34 發表 
太魯閣真心係台灣算好
不過台鐵都係冇錢,
所以要整一批"克難"版太魯閣號出黎.
呢批衰車出面落雨入面都出水,
真係不知所謂 |
|
我...
|
|
|
原帖由 HU6455 於 12-12-2014 15:47 發表 
依家日元咁低, 日本公司有冇可能中標呢
都唔出奇,但都冇以前咁低
但我唔想佢死用三菱做VVVF同motor,用多一隻會保險D
而且JR嘅E235會改用新VVVF半導體--SIC,如果買新車嘅,不妨一試
而移家D車根本太大力,照C車改,
100-120kW,<4000rpm嘅馬達,TD平行,歯車比6.07,極速100kph,3.6km/h/s其實好夠用,用埋純電子制動就仲好
就算跑長途
155kW,5000 rpm嘅馬達,TD平行,歯車比5.93,用盡極速130kph都好夠(攞到135kph都系要多300rpm)。(京急1000 6次車打後,4M0T,同樣配備,0-120kph都系1分鐘,廢D嘅京成3700,130kW,6M2T,歯車比6.07,0-120都系65秒)
攞到150kW畀市區,240kW畀長途根本太大力,就算人地短我地2米,都唔應該會差好遠,而香港路線環境亦好過日本,機場鐵路我認為除非佢改裝電力設備,以移家訊號系統設計,全速行135都算奇蹟
而M車最大問題唔系加速慢,而系高速時加速能力低,上到50-60kph已經冇咩力出,衝上荔景開埋anti-sliding,完全唔似用緊70kph上斜以移家老態,上唔上到傳說設計極速90kph都成疑
[ 本帖最後由 KMBAVC19 於 2014-12-16 19:27 編輯 ] |
|
|
|
|
回復 126# 的帖子
講起specifications, 其實有些新技術可以應用於新車:
1) 鑑於荃灣線以至將軍澳線軌道多彎, 如果新車可以仿傚東京地下鐵1000系, 附設自己操舵機能於台車, 那麼車輪就可以順應軌跡, 自行調節軸距, 有助減低通過曲線的噪音和振動。
2) 為了減少在加速時, 馬達所產生的噪音, 可改用永磁同步馬達, 而且其運作效率比非同步電動機高。
3) 為了減少在加減速時, 車廂之間的衝動, 其實龜龜可以考慮引入全電動車編組, 輔設特別的台車: 一車軸連接馬達, 一車軸無動力。 |
|
|
|
|
暫時知道 IKK 的伊籐忠商事和近畿車輛(Kinki Sharyo)沒有參與,
只有川崎重工(Kawasaki)改同日車(Nippon Sharyo)合作入標;
另外阿爾斯通(Alstom)、西門子(Siemens)同龐巴迪(Bombardier)等歐洲廠商亦有入標。
另外南韓Rotem雖然都有入標,
但因為有東鐵37列9卡編組R-Stock新列車合約(Ref-1141B)未完成,
並預計會在2017年至2018年再增購最少10至15列同型號列車,
所以C6014-14E合約 Rotem 能中標機會很低,
呢份合約估計會係歐洲廠商同日本川崎重工之爭了...
(個人意見)我倒是希望歐洲廠商能夠中標......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