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已批約] 港鐵招標換93 列M-Train (請集中到上面新帖討論)
[複製鏈接]
|
真的教人難以置信,龜龜竟然打算翻新1979 stock, 它們車齡畢竟很高......
另外,拆細新車訂單尚可理解,這應該是起貨速度的顧慮吧。但如果剛巧由兩間車廠中新車標,也許會為維修以及駕駛增加麻煩,因為有些東西需要重新再學。
如果真的由兩廠(非中國/ 韓國廠商)中標,鐵路迷應該頗為愜意。
[ 本帖最後由 otakutamama 於 2015-4-21 14:15 編輯 ] |
|
|
|
|
我有以下意見,不知各位有咩睇法或其他意見。
現時市區4線合共128列列車(93 M-train, 13 K-train, 22 C-train)。93列 M-train 其中78列會被更換,另外15列會翻新。
我考慮緊將來新車到步後128列列車如何分配,我有個idea:
基於每條線都要係服務最繁忙時有2列列車留廠作後備用途
現時我肯定紅線最繁忙行34列列車(總共36列列車),藍線行35列列車(總共37列列車)
我唔太肯定綠線同紫線,但係我有個咁樣既估計:綠線最繁忙行35列車(預計觀塘綫延線後港鐵唔會買新車;總共37列列車),最後紫線行剩餘16列列車(總共18列列車)(雖然紫線應該通常唔會有列車係將軍澳車廠留廠做後備;後備車會係九龍灣車廠)
以上估計列車總和係128,符合列車數量。
所以我認為當新車到步後,列車分配如下:
荃灣線:清一色用新車(不會再伸延)
港島線:清一色用新車(不會再伸延)
將軍澳線:13列K-train + 3列新車(有變數;北港島線)
觀塘綫:22列C-train + 15列翻新M-train(已經考慮觀塘綫延線)
我咁分配係純碎用現有既列車分配做一個估計,現實可能唔同。而且我覺得如果列車分配平均D會方便日常保養。
不知各位意見如何? |
|
|
|
|
原帖由 LJC94512 於 2015-4-21 09:41 發表 
我有以下意見,不知各位有咩睇法或其他意見。
現時市區4線合共128列列車(93 M-train, 13 K-train, 22 C-train)。93列 M-train 其中78列會被更換,另外15列會翻新。
我考慮緊將來新車到步後128列列車如何分配,我有個idea:
基於每條線都要係服務最繁忙時有2列列車留廠作後備用途
現時我肯定紅線最繁忙行34列列車(總共36列列車),藍線行35列列車(總共37列列車)
我唔太肯定綠線同紫線,但係我有個咁樣既估計:綠線最繁忙行35列車(預計觀塘綫延線後港鐵唔會買新車;總共37列列車),最後紫線行剩餘16列列車(總共18列列車)(雖然紫線應該通常唔會有列車係將軍澳車廠留廠做後備;後備車會係九龍灣車廠)
以上估計列車總和係128,符合列車數量。
所以我認為當新車到步後,列車分配如下:
荃灣線:清一色用新車(不會再伸延)
港島線:清一色用新車(不會再伸延)
將軍澳線:13列K-train + 3列新車(有變數;北港島線)
觀塘綫:22列C-train + 15列翻新M-train(已經考慮觀塘綫延線)
我咁分配係純碎用現有既列車分配做一個估計,現實可能唔同。而且我覺得如果列車分配平均D會方便日常保養。
我會這樣看, 由於市區四線會在2018 - 2021年間更換信號裝置, 而新車將在2019 - 2022間到貨, 故可肯定新車投入服務時, 應使用新信號裝置, 故如依港鐵所公布之信號更換時程, 我估計新車全數交車後列車安排如下:
觀塘線 (2020年換信號): 長春車17列, 新車20列 (長春車, 韓國車可最後一刻至換車載設備, 78列舊車在觀塘, 將軍澳線終老, 不換信號設備)
荃灣線 (2018年換信號): 二次翻新車15列, 新車21列 (荃灣線最先完成換信號, 二次翻新車建議翻新時直接換車載設備)
港島線 (2019年換信號): 新車37列 (唯一一條線清一色用新車, 新車可在港島線首航)
將軍澳線 (2021年換信號): 長春車5列, 韓國車13列 (最後換信號, 用車可最後換信號設備)
註:
1: 二次翻新車翻新後初期行港島, 荃灣線 (初期只有荃灣, 港島線用新信號系統)
2: 未來將軍澳線延長至添馬艦後, 可能再過幾列長春車入將軍澳線, 增備車入觀塘線 |
|
|
|
|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5-4-21 10:33 發表 
我會這樣看, 由於市區四線會在2018 - 2021年間更換信號裝置, 而新車將在2019 - 2022間到貨, 故可肯定新車投入服務時, 應使用新信號裝置, 故如依港鐵所公布之信號更換時程, 我估計新車全數交車後列車安排如下:
觀塘 ...
非常同意你既睇法。我忘記左港鐵會換信號系統。
仲有D睇法:
根據你既想法,似乎翻新車要盡快翻新方便2018年入主紅線。一公佈就要差唔多立刻翻新。
似乎會有一段時間舊車都需要可以兼容新訊號系統,方便新車慢慢投入服務,可能訊號系統會有一段時間係新舊一起用。
我硬係覺得22列C-train應該係同一條線好D,咁不如放5列新車入紫線好過。
每當有一列新車投入服務,其實相應舊車就可以去堆填,唔需要去觀塘綫同將軍澳線終老啦。 |
|
|
|
|
原帖由 LJC94512 於 2015-4-21 11:42 發表 
似乎會有一段時間舊車都需要可以兼容新訊號系統,方便新車慢慢投入服務,可能訊號系統會有一段時間係新舊一起用。
基本上,新舊信號並行就一定了,不過並行期可能我會延長一年(2018 - 2022,而非2021)
而我的規劃方案內,新舊並行方案如下:
1:所有不參與二次翻新之英國車,一律不安裝新車載設備,沿用舊設備至退役(故此上面寫明M-Train不翻新車在觀塘、將軍澳線終老,就是因為兩線的信號更新次序較後)
2:安裝新車載設備的次序如下:二次翻新車 > 長春車 > 韓國車
3:大致而言,2018 - 2022年間的建議配車安排如下
2018年:
觀塘線:不翻新英國車 20 - 37 列;長春車 0 - 17 列(全部行舊信號)
荃灣線:不翻新英國車 4 - 21 列;二次翻新車 15 列;長春車 0 - 17 列(二次翻新車及長春車行新信號)
港島線配車不變
將軍澳線:韓國車 13 列;長春車 5 列(全部行舊信號)
二次翻新車完工後,長春車開始換車載設備,已換車載設備者調往荃灣線(交換舊車過觀塘線)
2019年:
觀塘線:不翻新英國車 37 列(全部行舊信號)
荃灣線:新車 4 列;二次翻新車 15 列;長春車 17 列 (全部行新信號)
港島線:新車 15 列;不翻新英國車 22 列 (新車行新信號)
將軍澳線配車不變
本年退不翻新英國車19列 (荃灣線 4 列、港島線 15 列)
2020年:
觀塘線:長春車 17 - 22 列;不翻新英國車 15 - 20 列 (長春車行新信號)
荃灣線:新車 21 列;二次翻新車 15 列(全部行新信號,荃灣線換車完成)
港島線:新車 18 列;不翻新英國車 19 列 (新車行新信號)
將軍澳線:長春車 0 - 5 列;不翻新英國車 0 - 5 列; 韓國車 13 列 (全部行舊信號)
本年退不翻新英國車20列(觀塘線 17 列、港島線 3 列),荃灣線長春車視新車到貨情況返回觀塘線,將軍澳線長春車換車載設備,換完先過觀塘線直至將軍澳線可用新信號止(期間由不翻新英國車暫代)
2021年:
觀塘線:長春車 17 列;新車 1 列;不翻新英國車 19 列 (長春車及新車行新信號)
荃灣線配車不變
港島線:新車 37 列 (全部行新信號,港島線換車完成)
將軍澳線:韓國車 13 列;長春車 5 列(長春車、部份韓國車行新信號)
本年退不翻新英國車20列(觀塘線 1 列、港島線 19 列),將軍澳線可用新信號時長春車返回將軍澳線
2022年:
全面使用新信號,觀塘線餘下 19 列不翻新車退役,由新車替代,配車安排如 #143
[ 本帖最後由 mak5052 於 2015-4-21 21:42 編輯 ] |
|
|
|
|
又係路邊社消息,好似話唔同廠會用唔同款既新車,即係唔同廠有唔同既車型。
就開標啦,大家到時睇下係咪堅啦  |
|
|
|
|
唔同車分配唔同線係正常嘅,不過感覺好似內地部分城市咁,
當然內地係不同時間起新線嘅原因。
就投標理論嚟講,咁樣分兩廠中標,理應分標,每標數量細咗,
可能有更多廠商入標,比較公平。
如果真係分兩廠中,真係想知中間過程,明明一中78抽,
中間點分餅仔,用乜標準去分,如果有廠話可以於指定時間,
做晒78抽,應該可以入圍競價,這是一向兩個信封形式投標過程,
但突然轉數量,中間應該有附帶過程,呢個先係最有趣,
而又最易出問題嘅。花生已買。 |
|
|
|
|
係乘客嘅角度, 只要有新車坐, 同埋冇爆竹廠嘅成份就已經好滿足
好快又會公佈新票價, 如果港鐵識得包裝下買新車同加價呢兩件事, 對企業形象或者係好事
例如話兩件事一齊公佈, 次序係買新車 --> 加價 --> 票價優惠, 咁夾係中間嘅加價好客易會被淡化, 又或者同之前嘅買新車拉上關係
但大前題都係要冇爆竹國嘅成份
[ 本帖最後由 marcowong1011 於 2015-4-22 09:14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