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_01
發表於 2023-2-12 09:01
12Lane 發表於 2023-2-12 02:24
你搞清楚先喎,K54載唔晒唔係條線有問題,係營運果間公司未做得足。K54可以落到屯市再駁番同一收費網絡嘅 ...
其實除咗三聖站 其他去屯門南嘅區內客改去兆康轉輕鐵速度都唔係相差好遠
he_01
發表於 2023-2-12 09:07
12Lane 發表於 2023-2-12 02:21
當K54拉良田,50M咪一樣嘈,有分別咩?只係爭拗點唔同左咋喎
我嘅出發點係居民利益
拉去良田所增加嘅輕鐵轉乘組合遠比屯市大 對分流K54而家客流集中去兆康有幫助
況且50M本身都唔應該入良田
12Lane
發表於 2023-2-12 10:09
大西北巴膠 發表於 2023-2-12 07:17
即係閣下意思係新區自己無法獨力支撐一堆新線,要行舊市中心先有出路? ...
以暫時54區同皇后山情況睇,係。講到尾都係有關當局為招標而招標到底係咪恰當。
12Lane
發表於 2023-2-12 10:24
本帖最後由 12Lane 於 2023-2-12 10:27 編輯
he_01 發表於 2023-2-12 09:01
其實除咗三聖站 其他去屯門南嘅區內客改去兆康轉輕鐵速度都唔係相差好遠 ...
唔係相差好遠,即係有分別,咁點解唔選擇一個提供更多轉乘點同埋更方便嘅組合?繁時屯公塞車,兆康跳車轉輕鐵,呢樣都明,但全日大部分時間都冇呢個問題,兆康直落市中心都係比輕鐵快,仲多架真係叫密嘅507轉落碼頭。另外,我唔反對閣下所講嘅50M同K54類似交換走線模式,良田轉輕鐵的確都work,咁城巴就會轉定位做直落市中心,好似綠van咁做,班次唔咁講會比K54好,但對城巴可能會比較「公平」,但米已成炊,在兩個proposal之間個人意見係50:50,所以我諗唔到誘因點解要改番轉頭,而我都唔覺得50M客量會一直都咁差,仲有屋苑都未入伙,咪慢慢做。
地鐵屯門線MTR
發表於 2023-2-12 11:34
如果你識人住菁田,你就會知道 K54 落埋屯市係德政,要係兆康轉一次車,行上行落車又唔算密個時間真係可以差好遠。
拉去良田唔係冇意義,但係一邊可以坐 67A 去另一邊又可以坐 50M 去,呢家情況都唔太需要坐 K 車係良田轉輕鐵啦,轉一次車係班次唔夾嘅情況下真係可以慢好多。
港鐵做 K54 做得唔好,咪應該請人加車囉,而唔係縮番條線落兆康。
0q9w8e
發表於 2023-2-12 11:48
地鐵屯門線MTR 發表於 2023-2-12 11:34
如果你識人住菁田,你就會知道 K54 落埋屯市係德政,要係兆康轉一次車,行上行落車又唔算密個時間真係可以 ...
K54應該拉安友/碼頭多過良田啦
he_01
發表於 2023-2-12 12:06
地鐵屯門線MTR 發表於 2023-2-12 11:34
如果你識人住菁田,你就會知道 K54 落埋屯市係德政,要係兆康轉一次車,行上行落車又唔算密個時間真係可以 ...
請人加車講就容易 但係而家全行都缺人
其實屯市問題可以交返比67A短途分段做埋
甚至67A長遠應該行返屯公 最多叫67A好似B3A咁兜一兜富泰平衡城巴利益
轉車嘥時間係嘅 不過如果係咁嘅話751早就應該拉去三聖/碼頭 而唔係繼續留係半天吊又人車爭路嘅友愛站
cky
發表於 2023-2-12 12:49
地鐵屯門線MTR 發表於 2023-2-12 11:34
如果你識人住菁田,你就會知道 K54 落埋屯市係德政,要係兆康轉一次車,行上行落車又唔算密個時間真係可以 ...
星期五晚約七點見架 K54 有近半車人去兆康,算係近排見得最多人的班次。
KU_7002
發表於 2023-2-12 14:12
地鐵屯門線MTR 發表於 2023-2-12 11:34
如果你識人住菁田,你就會知道 K54 落埋屯市係德政,要係兆康轉一次車,行上行落車又唔算密個時間真係可以 ...
54區區內線由day 1開始已經錯啦,兩條區內線分餅仔分唔好。結果K54根本食唔哂市中心同西鐵站班客,又成日受屯公/市中心塞車影響班次穩定
最簡單就搵MTR做哂區內線。一條線只做兆康站接駁;另一條就做石排站接駁,再經工廠區,屯門站出市中心。
前者班次一定唔差,後者又有市中心加持確保夠客,就算拎出黎投,客量都唔會肉酸。
總好過依家K54爆哂煲,隔離用緊3部車既50M就資源過盛。
ahken
發表於 2023-2-12 17:01
12Lane 發表於 2023-2-12 02:24
你搞清楚先喎,K54載唔晒唔係條線有問題,係營運果間公司未做得足。K54可以落到屯市再駁番同一收費網絡嘅 ...
不過咁講,如果屎水肯真係俾足轉鐵嘅BBI, 俾佢做我又唔反對喎(不過可能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