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ng
發表於 2015-11-19 23:01
053h4 發表於 2015-11-19 09:38
相差3.3%, 而不是1%, 我個人認為合理
而韓制列車對比SP1900, 我個人認為絕對無可能可以載多5~10%咁多
如果龜龜都是以較簡單的佔地面積來計算,由於新車比千九闊~4%,再加上新車部分車卡將設有兩個多用途空間(MPA),
他們就會得出新車的載客量提升超過5%的結論。
053h4
發表於 2015-11-20 17:02
tonyng
發表於 2015-11-20 22:42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15-11-22 11:34 編輯
053h4 發表於 2015-11-20 17:02
人地西日本快速, 新快速就改12卡全列2+2, 慢車先係橫排
香港北區出市區乘車時間比京都-大阪更耐, 反而拆 ...
其實現在是「未拆座,先減座」。
除了頭、尾兩卡之外,其餘車卡已在Mockup時的6座位設計,改動至5座位設計。
以下是各類車卡的座位數目:
編組 :DM1-PT-MH1+MFH-PT1-MH+MH2-PT-DM2
改動前:49 53 50 72 50 53 53 53 49 (總座位數目:482)
改動後:49 46 44 72 44 46 46 46 49 (總座位數目:442)
普通等的座位數目由410減少約10%至370,企位數目因而進一步增加。
tkf_2005
發表於 2015-11-22 04:34
053h4 發表於 2015-11-20 17:02
人地西日本快速, 新快速就改12卡全列2+2, 慢車先係橫排
香港北區出市區乘車時間比京都-大阪更耐, 反而拆 ...
成日都拎日本黎講/黎比,幾時到您搬去日本啊....:hug:
ArnoldC
發表於 2015-11-22 05:30
053h4 發表於 2015-11-19 20:06
MLR出車率低於SP1900
日常運行上SP1900過去比重會高過就咁加權咁計
以出車33列計算:
( 25 + 8 x 1.033) / 33 = 100.8%
如要相差達1%:
( X + 8 x 1.033) / ( X + 8 ) = 1.01
X = 18.4
18.4 + 8 = 26.4
即使全數8列SP1900出齊,要出車少於27列,才有1%分別。
dogdog002
發表於 2015-11-22 11:17
tkf_2005 發表於 2015-11-22 04:34
成日都拎日本黎講/黎比,幾時到您搬去日本啊....
最煩係成日有人講香港有咩唔好既時候,總係會有人叫人唔好住阿笨
大佬,你估有得走唔想走咩
053h4
發表於 2015-11-22 23:21
tkf_2005
發表於 2015-11-23 12:38
本帖最後由 tkf_2005 於 2015-11-23 12:53 編輯
dogdog002 發表於 2015-11-22 11:17
最煩係成日有人講香港有咩唔好既時候,總係會有人叫人唔好住阿笨
大佬,你估有得走唔想走咩
咁會唔會極端拎黎比東鐵線跟西日本2+2 再玩埋指定席啊...
京都-大板車程同北區出市區一樣,但係級數呢?
即係家陣要整條上水-紅磡不停站特急對京阪新幹線?
不如全1+1豪華座SET 200蚊一程啦,
諗下可行性先啦大佬...
053h4
發表於 2015-11-23 14:51
kuma0723
發表於 2015-11-25 20:38
特別消息!! 小弟零晨兩點幾由旺角坐小巴返上水途中,喺科學園附近見到R-TRAIN上左主線往大埔墟方向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