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
66、70X、263M、264M取消前服務詳情
[複製鏈接]
|
1. 2013年果陣洪水橋同十八鄉仲未大規模發展, 兜入去一樣無運行, 同埋263M佢死因係班次極度混亂, 又要兜荃灣
2. 251M當年玩循環線的確係好方法, 繁時仲見8分鐘一班, 班班爆棚。但其實成日拖三架, 半個鐘無車, 都真係好惡頂。厹司當年無定時點呢個概念, 白白浪費協調班次機會。不過而家班客已經熟悉左251A/251B轉車模式, 實在無需要再搞咁多野。251M剩番果3個班次, 其實改開車時間兼Cut剩兩班已經得, 因為如果番工9點, 7點太早, 8點太吻。
|
|
|
|
|
據聞紅巴曾有意考慮減少量64K班次和將細車轉12米兼減至$12-13俾264R正式每天全日化,但可惜沿途的鄉申派人仕以削減64K班次兼收費昂貴為由而反對囉?!
btw,如果當年呢個264R變為平日線的方案通過咗,相信金巴肯定會借機省到幾架短金,
而無須好像現時噤要強行為64K用車煩勞囉(玩續命歐二短車遊戲)?!
|
|
|
|
|
本帖最後由 DK704_3N133 於 2019-12-3 11:18 編輯
264M取消前,41M並沒有任何轉乘,而42M及243M 只有與城隧線轉乘。
264M取消有三個補償:
1. 68E延長去青機
2. 279X轉元天車回差價,即今天的$15-$11.1=$3.9
3. 41M,42M,243M 同元天車轉乘。
|
|
支持遷拆尖碼及灣碼巴總
|
|
|
未有68E前
聽過元朗區域重組係縮264M去元朗
不過開錯條68E,就將錯就錯
本來就251M/264M
搞搞下變做251A/B/M,68/E/F
251M當年未分拆前用11部車
264M執之前用11部車
依家251A/B加埋8部
68/E/F加埋用9部
慳到5部車先緊要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如果當年九巴先用Cut車轉定點的方法搞頹線, 264M(什至263M)隨時而家仲Keep到, 而且唔會得果半車客去元朗, 同時269D入天水圍亦唔會因為剩番一條$4.3線而班班爆棚, 亦唔會令坐大小巴勢力, 引致難以規管服務水平。(B1好密但無咩用,覆蓋率太低) 不過往事只能回味, 唯有望264R可以每天服務 & 雙向分段收費, 再夾時間整68E轉乘, 彌補264M個Gap
|
|
|
|
|
其實我星期日4點幾元朗坐過一次264R (肥仔車手操刀果班), 我由元朗西走左64K開始, 一路行去開心廣場就有264R埋站, 去到太和落車沿途十分暢順&順燈。打算轉73A, 要等6分鐘, 點知73A未到就已經撞番果班64K
結論: 正常情況下64K慢唔夠10分鐘, 如果264R喺大馬路唔順燈 & 太和出口食燈, 已經同64K時間相差唔遠。如果64K唔入錦上路站/出入錦上路站順燈, 264R可以話無優勢。唯一差距就係特快錯覺 & 舒適度 & 一程過(天水圍段, 但幫276A清東鐵南行客係零作用, 因為276A係靠大陸發展起家)
|
|
|
|
|
現在搞到 68 68E 68F 268M,其實有冇空間重組讓青衣有返條大馬路線,而元朗南就直接去荃灣 |
|
|
|
|
其實當年 264M 一野縮落元朗西,甚至元朗廣場轉入元朗南,就一天都光哂
一樣可以慳 3 架車唔入天水圍 |
|
.
|
|
|
而家68E都可以拉番入天南既, 做多浸 「十八鄉 - 天水圍」丶「錦田 - 天水圍」, 應該大把人幫襯, 不過唔知加幾多車先夠維持30分鐘一班, 仲要提防食燈脫班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