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外國經驗對香港巴士網絡有無參考價值? ...
開啟左側

[問題] 外國經驗對香港巴士網絡有無參考價值?

  [複製鏈接]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3-5-1 23:4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s3n370 發表於 2023-5-1 06:01
香港山多平地少,好難跟到其他城市嘅發展軌跡。
連行人去到市區都要做立體segregation時,
好難寄望佔地 ...

有足夠空間、現有重鐵隔離、單線型發展就好自然諗現有重鐵方向
空間不足、井字型交錯多分支迴旋半徑小密站、巴士區內流水替代品,就自然係輕鐵/電車方向
今天世界城市發展,鐵路汽車分隔先係最重要話題
但已發展區域,無論空間上同成本上要設計足夠分隔係難度頗高,呢個都係啟德單軌死因
s3n370 發表於 2023-5-2 05:3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1 01:28
1.
呢度有兩個factor
民間大多數既意願係啲咩,同政府施政是否民粹

1&2. 個人都相當同意公共交通應該有更大嘅priority。
俾必要嘅車輛優先,提高擁車門檻原則上唔會錯架,
問題係俾到幾大,條界線點劃,有矛盾時如何取捨?點樣做同邊個做?

有如政黨用減稅做政綱,減幾多邊D減邊個去諗邊個去落實?
空講大方向而無實際方案,都唔好話可以落實到嘅方案,
更多時會淪為空白嘅口號。

未完善前除佐富貴黨未必太著眼公共交通外,
泛民建制兩邊陣營嘅交通政綱真係有分別?

3. 你呢個指控又係另一個稻草人,亦有滑坡之嫌。我剩係用客量呢一個point咩?

4. 可否講下有乜值得欣賞呢?用落香港有乜好處呢?
s3n370 發表於 2023-5-2 06:1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1 02:24
記得以前睇地圖
深井個出口,係講明巴士專線服務時間內唔用得
宜家有無改到就要版友補充

屯門公路嘅巴士專線多年來嘅變動,其實說明佐bus priority scheme都會因環境而變。
就如汀九橋通車後,出市區嘅交通大幅改善。
劃巴士線嘅必要性大大減低。
又例如加士居道入紅隧嘅打尖專線,都由早繁拓展至晚繁。

拎番你好鐘意嘅英國巴士專線,其實除佐插隊式,
或者只許巴士通過嘅bus gate外,
大多較長距離嘅都唔係純巴士專線,
而係視乎情況容許單車、電單車、的士使用。


Cambridge Busway大致取道舊有嘅Cambridge to Huntingdon Railway。
當年規劃嘅時候,亦唔係一開始就指明起Busway,
而係從重鐵、輕鐵、改為普通道路等多個選項去揀選。
都唔好計更加多不同走線,甚至近跡天馬行空嘅optioneering階段。

香港唔見得有廢棄嘅基建可供重用,走線幾乎無佐重用舊有基建嘅優勢,選項可以更多。
怕新路會吸引更多人揸車,Busway嘅基建要求唔會少鐵路太多,
亦無直接擴闊咁大彈性。
加上香港人口密度高,Busway或許可以解決眼下嘅問題,
但提供唔到太多capacity可以拓展新區,睇唔出有得揀點解會揀Busway。
s3n370 發表於 2023-5-2 06:4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3-5-1 15:47
有足夠空間、現有重鐵隔離、單線型發展就好自然諗現有重鐵方向
空間不足、井字型交錯多分支迴旋半徑小密 ...

你講鐵路汽車分隔呢個話題,
係咪講唔同地方嘅平交道點因為擠塞問題改高架/地下?

但係從設計睇黎,分唔分隔都係睇設計速度(高速鐵路同高速公路一定要立交)同流量。
s3n370 發表於 2023-5-2 06:5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S3BL100 發表於 2023-5-1 14:11
同意。但與此同時,睇返例如近年復辟電車/輕鐵/streetcars 既法國,興建路軌之時同時收窄行車線、增加綠 ...

睇番密度唔高嘅輕鐵平交道,都可以搞到盞燈無定向
用落人口密度更高嘅市區會係災難...
GA6072 發表於 2023-5-2 07:4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s3n370 發表於 2023-5-2 06:54
睇番密度唔高嘅輕鐵平交道,都可以搞到盞燈無定向
用落人口密度更高嘅市區會係災難... ...

Busway其實好岩香港玩
用Busway連接區域大巴總
至大機會起手玩到Busway既路段,係同屯公平排既青公
至於老九想玩雲巴,而唔係busway
斷估就係睇中雲巴似地鐵,可以撈埋地產
sunhoo 發表於 2023-5-2 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公路有出入口就唔畫得巴士專線

屯轉九龍方向已經有一個入口會在早繁封閉,令巴士專綫得以連續。
是否為巴士專綫而封閉公路出入口,係睇封閉之後私家車嘅路徑會點樣變化,會唔會在路網第度出事。如果影響唔大,我想運輸署唔會排斥畫跨越出入口嘅巴士專綫。
任何變動都會破壞得來不易的生態平衡
sunhoo 發表於 2023-5-2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1 09:46
每一區出一張巴士地圖,表明去全港十八區如果用路面交通應該點轉

九巴做緊

任何變動都會破壞得來不易的生態平衡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3-5-2 19:1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sunhoo 發表於 2023-5-2 10:49
屯轉九龍方向已經有一個入口會在早繁封閉,令巴士專綫得以連續。
是否為巴士專綫而封閉公路出入口,係睇封 ...

車速高、好多時唔止單線(雖然出入小欖深井係單線)已經好難劃斷開
屯公個case,考古一下,未有巴士專線前屯門公路一塞車啲車就會湧曬入下路,本身去小欖至深井或深井至麗城下路其實唔多車,但一塞車班司機diverted traffic就會玩死成條巴士專線
所以屯公巴士專線好難斷
s3n370 發表於 2023-5-2 19:2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3-5-2 11:36 編輯
sunhoo 發表於 2023-5-2 02:49
屯轉九龍方向已經有一個入口會在早繁封閉,令巴士專綫得以連續。
是否為巴士專綫而封閉公路出入口,係睇封 ...

私家車嘅問題唔大,因為公路嘅巴士線嘅其中一個本意,就係趕私家車客上巴士。
屯門公路實施巴士專線起,巴士公司都有配合去加車。
就算容許私家車用,一如現時深井交匯處上屯門公路出九龍咁,
考慮嘅係私家車、的士進入公路後要加速入中快線,好過重型車輛,
對巴士專線甚至公路車流嘅影響相對細。

題外話,通常條路塞車,好多時遠遠未去到條路嘅容量,而係因為出入路口嘅車互相交織而減速,
令後面都陪住減而出事。
不論普通道路嘅交通燈,抑或快速公路嘅出入口有差異,但原理相近。


甚至講番轉頭,剩係考慮公路,巴士响繁忙時間有priority當無異議,
下一個應該輪到載客唔多,好歹都係載緊人返工返學嘅私家車,
定係載未必time sensitive嘅貨物呢?
呢個問題唔好話見仁見智,但肯定因區域而異。

心水清嘅應該留意到小巴呢?今時今日小巴係靠許可證入禁區,
包括若有需要用巴士專線。
就算只睇路面交通,應唔應該容許小巴全面用巴士專線呢?
個人就認為應該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17: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