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陳祖澤將退休
開啟左側

[問題] 陳祖澤將退休

[複製鏈接]
wilsonli321 發表於 2008-4-4 15:1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北角---九龍城 發表於 2008-4-4 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D2113 於 2008-4-3 22:35 發表


睇now新聞.... 佢話: "政府要巴士淪為鐵路的接駁工具.... 咁我駛乜要養四千車, 八千幾個司機?"
哈, 好野!! 我覺得呢句好正!!


哇,金句

評分

參與人數 3iPower -5 aPower -7 收起 理由
葵盛東居民AMN36 -2 -2 沒有意義的回應
FA9671 -2 惡意灌水
gn3509 -3 -3 灌水

查看全部評分

asv2 發表於 2008-4-4 17:1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D2113 於 2008-4-3 22:35 發表


睇now新聞.... 佢話: "政府要巴士淪為鐵路的接駁工具.... 咁我駛乜要養四千車, 八千幾個司機?"
哈, 好野!! 我覺得呢句好正!!


仲有就係 "好多線都唔駛行啦"
EE9255 發表於 2008-4-4 20:1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KC3555 於 2008-4-4 14:01 發表


呢句說話的言中有義,直頭係金句。

1. 直頭係對香港不知所謂的運輸政策控訴:
政府要人做生意,又話唔會防礙自由公平競爭,對巴士發展諸多限制,
與其話巴士公司想牟取暴利,不如話政府要幫鐵路牟取暴利。

2. 直頭係對員工講 ...
巴士早已經不是自由市場,由回歸大陸到而家,立車隊quota到後來更多的制抓,真係冇眼睇
可能以前英國管治,巴士都多是英國車,會對巴士好少少,而家...真係慘無人道
最初頭突然立車隊quota已經令巴士公司"撻"訂巴士損失一筆,
又令少左巴士擺廠黎等有突發事件用(如燒巴士,燒多幾架都唔得了),唔係等d車輪流替換用都冇咁傷車,
而家d巴士愈黎愈要捱,最好每架跑夠20個鐘一日
到而家,加一架車,減一架車,都要你批,唔批就話知d客死,批的都要你響第度抽調車黎先得,
買幾多架車又要經你批,唔要幾架車又係你話事,哪裡是自由市場?
DIH 發表於 2008-4-4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EE9255 於 2008-4-4 20:14 發表
可能以前英國管治,巴士都多是英國車,會對巴士好少少

英治時期巴士業有較好發展,我諗除了商業因素外,澤叔在明報提到的新市鎮發展亦是重要因素(或更重要因素)。
雖然澤叔好似有少少掉轉講,佢話以前鐵路去新發展區客路不同,而家鐵路去已發展地區爭生意;
其實鐵路一向都係去已發展地區,將軍澳北、天水圍等是鐵路定線不同,令巴士不太受影響。
馬鞍山線、沙中線都是規劃已久的東西,九巴好應該知道冇起到的呢40-50年係「借來的時間」,
像286M過得到十歲已經要還神(沙紅線2015通車,可能批AV會陪住條線終老)。

現在,以前的新市鎮進入成熟期,鐵路自然進駐,
又再無新市鎮,就算有都會係鐵路沿線,而且規模不大(洪水橋、古洞之類),當然無得做。

香港以前的巴士盛世,都只係一時光輝,應該多謝英治至回歸各位拖延鐵路落成的官員/議員

作為九龍人,我認為與其怨政府,不如怨一班唔知有冇等過巴士的區議員,
同埋某間曾經極度(甚至過於)進取的巴士公司令香港出現巴士車海,樹大招風。

「出得來行,預左要還」,香港即將進入港鐵主導年代!
yoyotown 發表於 2008-4-4 21:0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EE9255 於 2008-4-4 20:14 發表
最好每架跑夠20個鐘一日 ...


我諗呢個係巴士公司意願, 架車係生財工具, 擺廠即係無收入, 你估係好事?
活著, 我應該做甚麼!
nwfb1601 發表於 2008-4-4 21:4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asv2 於 2008-4-4 17:11 發表

仲有就係 "好多線都唔駛行啦"

呢幾句0野簡直係經典,將巴士界屈0左
幾年0既怨氣一下子吐哂出0黎......

但重點係究竟鄭太當時有無心去聽陳主
席講0既呢番肺腑之言......

P.S. 可惜陳祖澤已經決定唔再打政府工
啦......如果唔係搵佢做運吉最高話事人
都唔錯......
短 Trident 集團主席、愉景灣之友暨 sica何洛瑤 fans:Dbay116
orange 發表於 2008-4-4 22:0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EE9255 於 2008-4-4 20:14 發表
巴士早已經不是自由市場,由回歸大陸到而家,立車隊quota到後來更多的制抓,真係冇眼睇
可能以前英國管治,巴士都多是英國車,會對巴士好少少,而家...真係慘無人道
最初頭突然立車隊quota已經令巴士公司"撻"訂巴士損 ...

其實英治時期巴士公司都面對過鐵路出現而設立既限制,80年代
就有西北鐵路條例同埋新界路線不可過亞皆老街(89年後先有首
條由馬鞍山去尖沙咀既81C)

去到92年後荃灣線超出負荷,才有3系路線,加上城巴成為專利巴士
公司後,提升巴士形象和競爭,先開始出現巴士黃金5年
kaiyip24 發表於 2008-4-4 22:19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下是個人的看法。

陳祖澤畢竟是傳統官員出身,熟悉處事的大方向,入主九巴多年以來,積極提昇公司形象,做好口碑之餘亦主力開拓
新客源、市場,部份做法(開新線、試新車)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之成果,卻會繼續投資去做,以期長遠可以得益,

可是現今的管理層似乎都是財務出身,眼中只有數字和錢,最好凡事都能即刻買、即刻賺,公司看來充滿「多做多錯、
少做少錯、唔做唔錯」的「食老本」工作精神,只懂拿著手上的1A、74X、101、968等線王老本來食,對增強自己
競爭力方面則毫無改進,很多可以改善、改進的地方也懶做,每天只懂節流,面對重建屋村及新區等入伙,心中不是想著
如何改善服務,爭取新的客源,培養他們乘車習慣,而是想著加了車還變了蝕本,那就索性不加,反不去想想密了車可以
吸引更多乘客,對香港人要求密車、直接、快速的新一代乘車需求視若無睹,仍然停留一副「搭就搭唔搭就罷」的心態;
一看近年有甚麼普通常規全日新路線,最近已經是2006年的273B(2007年的B1算是過境特別路線),仲要只係接駁鐵路,
能否想想如何爭取新的客源?例如開通青沙公路,可否想想如何開新線吸新客,而且唔好成日諗一定只可改舊線?我曾在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282264&page=1#pid1134320此處提議72改反轉來行,甚至可按此
模式開新線入沙田大埔,肯定吸引出長沙灣一帶返工的客,但係點解乜都唔做?

最要不得的是運輸署打官腔之餘自己又打埋一份,仲要用埋相同的藉口,如果真係運輸署唔准加班、唔批新線,唔俾買車
大可講到明,無需自食死貓,因此個人對九巴已經不存甚麼寄望了。

不過對紅綠小巴這兩個競爭者的漠視,以及一些因建立ISO後過於拘泥而失卻的靈活做法,這些也是九巴
近年來的弊病,如果九巴能夠正視紅綠小巴的競爭者,盡量爭設更多充滿地利的巴士站,並且更深入了解
乘客的需求,巴士行業還有一絲希望,否則……

其實,如果昨天(3/4)陳祖澤能夠敢講運輸署如何諸多限制巴士發展,我相信會惹來不少回響,也可得到大家更多體諒;
奈何可能真的老了,本末倒置,竟把建設新鐵路講成壞事般,變得好像九巴小器,那樣就浪費了一個反擊機會。

而家成日一講加班就俾人問「車從何來?」(看40P便可知一二),真懷念那個為了開960等新線大批買車的光輝年代……

[ 本帖最後由 kaiyip24 於 2008-4-4 22:21 編輯 ]
KC3555 發表於 2008-4-4 23:0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回復 21#, 24#, 28# 的帖子

唔係自由市場就當然明白,
只係你比起以前的協調計劃甚麼甚麼,
現在的苛刻程度係嚇死人。

港英政府之所謂協調政策之餘,雖然話就係有限制,
不過當你不其然想想,假如我當天運輸署應承了開辦60A(屯門市中心--尖沙咀)甚或
天水圍--尖沙咀等路線,以當時的道路配套網絡,只係得荃灣路及西九龍公路,
剩係講塞車,營運成本都嚇死你,仲有有幾多人真係願意坐兩三個鐘頭巴士呢?

初時雖則鐵路網可以滿足乘客的要求,80年代前期巴士就接駁甚至輔助都有重要的地位,
但當車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不勝負荷,工作及學生人口越來越多,
鐵路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巴士開辦點到點路線幫助通勤,令乘客方便起來,
這個是港英政府靈活變通的一點。還大力推動集體運輸工具解決道路擠塞,
方向十分正確,可以減少私家車在路面行走。
最記得張海報係一部巴士的載客量,已經等於數部私家車。

自從東涌線及西隧等大型基建落成,鐵路及巴士令通勤的時間更大的縮短,
巴士乘客不跌反升,鐵路乘客不停流失,政府就想用政治手段令鐵路乘客上升。
當年政府及地區團體都提倡競爭,成日話港島無競爭成了中巴的惡果。
結果政府容許了城巴及新巴共存,結果出現惡性競爭。
間接令政府看見巴士多的惡果,Quota制被喻為保鐵的象徵。
唔好忘記,香港係商人治港,唔會有可能會思想到一部巴士等於數部私家車,
只係要求,一係鐵路,一係私家車,一係小巴(港島區尤其山頂及半山區好多路只係適合小巴行),
原全為左商人自己利益,唔諗下條路私家車都好多,
一部巴士分分鐘可以取代到22-110部私家車的路面佔用空間及廢氣排放量。
(你地唔覺咩,藍天行動淨係針對搵食車同巴士,隻句不提私家車,仲唔係商家政府的行為?)
夾硬要香港人在交通要求時光倒流二十五年,(回到1983年荃灣線通車及九鐵電氣化)
不許巴士公司提供點到點服務,政府主導規劃巴士路線,係將巴士公司自有限度自由空間,
變成唯命是從的機構。

就算係俾意見,從回覆都可以看得到:
港英政府時代,巴士公司係回覆:「根據評估客量,未能提供咁樣服務,不過會記錄有案,以便日後參巧。」
現在政府管治,巴士公司係回覆:「基於政府的運輸政策,我們不能提供咁樣服務。」
就算係乘客聯絡小組會議:官方都係話:「我地都好想,我地都成日同政府商討,
不過現在運輸政策咁緊,即刻彈返轉頭囉。」
七擒孟獲尚知廉恥,但某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3 13: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