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053h4 於 2008-4-11 20:36 發表 
當然, 如貝沙灣居民不反對www.hkitalk.net; x2 |4 n- [$ T' h4 \, j1 h8 g! S4 u
20:00以後廷長4由數碼港開是可行的
我都覺得呢個係好安排,甚至係全日延長至數碼港
30x + 4 基本上可以cover晒所有客,4x就專做華富
同埋研究30x加番華翠街外域多利道,甚至轉埋入華富(北)巴總外 |
|
|
|
|
成一百個reply,我都漸漸迷失左,
大家既出發點唔同,都唔會完全認同其他人既意見,
好似我本身自己返通宵,(我是住華富),
早上往數碼港巴士提供了頻密的巴士服務,而出去返工也是在夜晚,
無左m49 ,是我利益攸關。所以我特別反對削減服務時間,因為我正是犧牲者。
可是眼見犧牲者不只是我一個,每天朝早除左我自己迫在970車上面,
望到原來m49既晨早客在西營盤死迫爛迫上970 ,
以及朝早中環方向成條薄扶林最迫的4x,同一時間乘客五隻手指數得哂的30x客量,
你就會好似我咁問一句,點解所謂既服務改善會攪成咁,
我知坐喺30x,俾$6.5車錢可以站站飛,又唔駛同人迫,又唔駛兜公屋村,感覺一定良好,
但是可唔可以有「民胞物與」既精神,大家都是為兩餐,都係獅子山下,
況且現在我地又不是去爭取甚麼甚麼新服務,只不過是要返三個星期前的巴士服務。
溫水煮蛙,年復一年復,新巴都要向華富同南區既路線開刀,
除左42同41a,都無咩邊條線新巴無諗過郁,BAN完又提,提完又提,
每一年RDP期待既唔係有咩新線,而係睇下新巴有咩新想頭,想點CUT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仲有一句,
如果柴議員睇到就最好,
當年M49同4既重組,講真可以算係柴生既政績,
大家對於當年無左$6.1既46X都還可以接受。
宜家如果柴先生唔能夠成功捍衛佢既政績,
將會令大家好失望。 |
|
|
|
|
原帖由 Maltesers 於 2008-4-12 09:35 AM 發表 
成一百個reply,我都漸漸迷失左,
大家既出發點唔同,都唔會完全認同其他人既意見,
好似我本身自己返通宵,(我是住華富),
早上往數碼港巴士提供了頻密的巴士服務,而出去返工也是在夜晚,
無左m49 ,是我利益攸關。所以我特別反對削 ...
數碼港住戶有穿梭巴士,不會坐巴士出中環,在數碼港坐得巴士的,都是打工的,而且都是比較低級的,高級職員大多自己駕駛或坐公司車。
我自己覺得,成車人去數碼港為何要迫入華富,對華富無著數。
晚上收工時間後返華富,明明都無人去數碼港,還要班班入數碼港嗎?
新巴似乎還未看清用家真正需要,優化服務變劣化。 |
|
|
|
|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08-4-12 17:22 發表 
新巴似乎還未看清用家真正需要,優化服務變劣化。
我認為新巴已經看清自己需要甚麼, 就係賺錢
對於搭開m49入數碼港的乘客, 佢地仍然係需要搭巴士(因為冇其他合理選擇), 不過只係改左做更貴的30x及970
又成功於平日晚上及假日減少派車數目
咁咪可以賺多d錢囉 |
|
|
|
|
回復 107# 的帖子
「乘客需求改變」係一個迷思。
要破解,先睇下需求點改變左,
改變係漸漸地改,
最重要係,重組方案係根本性地改。
係唔係2004年至08三年間,數碼港早上同夜晚變成左,唔需要巴士服務﹖
又係唔係數碼港工作及居住的人,
因為繞經華富所需的五至十分鐘而拋棄 M49,
導致 M49客量不斷下跌﹖
事實上係M49幾年來都有加班,
最後的M49時間表一星期七日,
「無」一個時段係30分一班,
亦都唔係兩架巴士行哂,
個乘客既需求轉變係點,有目共睹。
而乘客需求,可以大膽講,因為有華貴同嘉隆苑,
抵消左華富人口老化既影響。
事實係,504既客、之後既4X,再之後既46X,
都在一次又一次既重組轉投小巴,
小巴已經不停加價,由六蚊大加到$7.5,比巴士貴足一半,
都仲有成條龍朝朝喺到排隊,
並不是小巴唔出車,
根本就係唔夠車載,
大家應該知道,該小巴商會貪心,
又要旺角客,又要載香港仔去中環,又要載中環去香港仔。
係做都做唔切,
呢種咁既需求,是新巴去配合,而唔係乘客去配合返轉頭。
另一樣不敢同意既係,西環呢方面,
已經有版友提到M47不是「客量偏低」
中巴時候,30-45分鐘一班既47同77就真係客量偏低,
但係城巴開47A,
將成條,西環尾去華富香港仔既紅色小巴線,(唔係而家果條)整到執左,
呢個就係實實在,巴士點樣配合乘客需求既兩個唔同結果。
到左新43x 20分鐘一班既時候,
先至係紅小綠小真正旺場之時。
你都話係小巴「搶」走左巴士,
即係根本西環去華富係有唔細既需求,如果唔係,小巴都唔會同你爭。
打個比喻,你俾人搶左女朋友,
你係消極地將你既其餘一切俾埋你既情敵,
定係努力追返你既女朋友呀﹖
新巴就係消極既前者,
唔通你仲唔明,新巴唔係以乘客量為公司目標,而係以慳為目標,
正是,「你不要需要乘客,乘客也不需要你」
[ 本帖最後由 Maltesers 於 2008-4-13 04:50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其實唔駛講到咁複雜,新巴覺得做咗原來無肉食,就唔做,何必多言。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原帖由 Maltesers 於 2008-4-13 03:52 發表 
唔通你仲唔明,新巴唔係以乘客量為公司目標,而係以慳為目標,正是,「你不要需要乘客,乘客也不需要你」
真, 好多人仲吾明, 好多人包括巴士迷, 新城未二合一前已經係咁, 但就算對營運有興趣之巴士迷, 到今天也看不到問題所在, 在服務不夠永遠說成 quota 加 TD, 但不會討論營運者之態度.
新城各立時, 周大福已用呢套 Concept 去營運新巴, 由內部資源運用以至前線服務中之營運車輛, 也全使用這套理論來營運, 這與城巴當時營運模式完全不同.
在二合一後, 這套只慳不理客量之營運模式發揚光大, 就算比得起錢用 $9.4 或 $10.6 過海, 該公司又比到 d 咩維修質素既專利巴士我們座? 比架吾會壞車無冷氣既歐二躉算係咁, 吾好理冷氣夠吾夠或個坐墊變質未. 有客都吾做既營運者, 心中只有盤數, 再點左騙右作故事來服務, 如此營運態度, 比無人無車永無準時之中巴更令人討厭.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