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3n354 於 2009-2-25 03:34 發表 
與其話規劃失當, 不如話建西鐵建得太早
用460億建一條只服務屯天元居民既西鐵,
既不是通往機場, 邊境, 沿線更不是商業中心, 亦唔見得未來有重大發展,
只不過是一條高價居民鐵路.
如果沒有車站上蓋物業既收入, 單 ...
無錯
如果要建於市中心或大馬路地底
造價應該要貴好多
沙中線 17 公里要 300 億
九龍南線 3.8 公里要 80 億
如果西鐵要增加車站及走入已發展區的地底
例如起入大馬路,荃灣市中心等
造價可能要 600-700 億
田北辰講過西鐵三十萬客每人俾 $16.5 都唔能夠回本
所以話好多野講就天下無敵
做就唔同咁講
邊個唔知鐵路站最好起正響巴士站隔離?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9-2-25 04:54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9-2-25 04:51 發表 
無錯
如果要建於市中心或大馬路地底
造價應該要貴好多
沙中線 17 公里要 300 億
九龍南線 3.8 公里要 80 億
如果西鐵要增加車站及走入已發展區的地底
例如起入大馬路,荃灣市中心等
造價可能要 600-700 億
田北辰講過西鐵三十萬客每人俾 $16.5 都唔能夠回本
所以話好多野講就天下無敵
做就唔同咁講
邊個唔知鐵路站最好起正響巴士站隔離?
沙中線同九龍南線幾時起?西鐵又幾時起?
不如你拿修正早期系統比;41 億埋到單;中環至觀塘;仲包埋海隧添喎。
田北辰講過西鐵三十萬客每人俾 $16.5 都唔能夠回本,
咁要回本唔只系車費嘅,仲有個站放到去d咁吊腳的地方,
巴士就行大馬路,市中心等地方,作乘客的為什麼要捐來捐去,仲上上落落搭你西鐵先,
入到月台等埋車計,如果搭巴士都分分鐘都出到荃灣啦。
同樣道理,如果修正早期系統唔行彌敦道,走去行避風塘,渡船角,海港城嘅,咁你話地鐵會蝕幾多呀拿?????
20-30 年前已在彌敦道,英皇道地底可以建站,
反而大馬路,市中心無咁人多車多,加埋upgrade 左20 -30 年的技術反而唔得????
你唔好同我撐話大馬路人多車多過彌敦道,英皇道呀。
即系唔想起,多過唔能夠咁起啦。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09-2-25 01:03 發表 
其實東涌方向月台本身已經夠闊,
而連翔道行人路本身又係闊得過份,
可以容納一條西鐵路軌有餘
現今鑽挖科技已經可以做到對地面影響減到最低,
純粹於路軌的地底穿過不會影響鐵路服務
每次當講到「點解唔咁起」個陣,
總有人實牙實齒講咁起點唔可行,
但往往個邏輯係由因為冇咁起從而自行推斷一d理由去支持冇咁起,
但其實真正熟悉工程而又熟悉現場詳細情況嘅人真係好少,
究竟我地聯想出黎嘅理由係咪真係班工程師嘅理由??
環顧世界各地無數鐵路工程,
我會覺得香港「點解唔咁起」多數係因為budget問題,
甚至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及前兩鐵抗拒互相協調嘅心態
同意,
我認為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及前兩鐵抗拒互相協調嘅心態,
當年倫敦地鐵就又係咁。
如果因為budget問題,似乎不太成立,以南昌為例,
而要多建一個月台,要整多一個PSB ,多一台LIFT, 多几組扶梯,
日後維修,電費多好多,如果用跨月台轉車方式就可以慳返E D 不必要的開支了。
有人講咁起點樣唔可行,
一大堆理由都圍繞因為香港冇咁起過,
如果係咁,港鐵又什麼要參與國際借鑒計劃呢?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原帖由 sg 於 2009-2-25 12:58 發表 
同意,
我認為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及前兩鐵抗拒互相協調嘅心態,
當年倫敦地鐵就又係咁。
你呢一句,
完全回答返你自己係 #55 關於 九鐵-地鐵轉車站轉乘措施不便 的提問  |
|
|
|
|
原帖由 sg 於 2009-2-25 12:37 發表 
沙中線同九龍南線幾時起?西鐵又幾時起?
不如你拿修正早期系統比;41 億埋到單;中環至觀塘;仲包埋海隧添喎。
西鐵 1996 年拍板興建
至 2004 年九龍南線拍板興建
本地物價指數由 106.7 下降至 99.4
雖然事隔八年
但其實成本不升反降
而西鐵興建成本亦由最初的 630 億降至 484 億
亦是因為通縮的結果
我諗無人會反對有錢乜都可以起
問題係到底埋單要多幾多錢
乘客量會多幾多?
講唔出的話其實無謂拗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9-2-26 00:44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9-2-26 00:34 發表 
西鐵唔落地底,唔係因為怕水浸咩?
無錯
90 年代新界西北都受水浸威脅
1994 年夏天整個元朗區都水浸
所以西鐵不走地底
另外用高架橋係減少收地成本 |
|
|
|
|
個人覺得水浸不是一個好的理由去解釋當年為甚麼不建在地底,
如果係咁,市區計,旺角既水浸情況,大家無可能不知道,
但係當年地鐵都係最繁忙既位置設車站,所以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真正原因,
而最大原因是因為西鐵個陣估計需要600多億元興建,
所以好多路段都使用了架空方式去興建,
而且離開了市中心一點。
不過老實講,如果當年交比地鐵興建既話,
可能全條西鐵既定位都會改變。 |
|
MTR之今昔
mtr.hk365day.com
|
|
|
原帖由 AVW56 於 2009-2-25 20:18 發表 
你呢一句,
完全回答返你自己係 #55 關於 九鐵-地鐵轉車站轉乘措施不便 的提問
呢句係同意及支持 Kaix 版友提出的論點。
九鐵-地鐵轉車站轉乘措施不便, 並不是回答提問 ,
而是道出事實。
我在#55 係咁講嘅:
反觀九鐵;則毫無考慮到乘客人流,找個偏遠位置建月台,
再格硬加幾條迂迴的轉車通道便算,(如尖東,美孚,何文田)
又或者行落大堂兜晒成個站先轉到車,(如南昌,大圍)
無乜諗過乘客感受。
希望你看清楚一點才說吧!!!!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9-2-26 00:35 發表 
西鐵 1996 年拍板興建
至 2004 年九龍南線拍板興建
本地物價指數由 106.7 下降至 99.4
雖然事隔八年
但其實成本不升反降
而西鐵興建成本亦由最初的 630 億降至 484 億
亦是因為通縮的結果
我諗無人會反對有錢乜都可以起
問題係到底埋單要多幾多錢
乘客量會多幾多?
講唔出的話其實無謂拗
既然你話講唔出的話其實無謂拗,
不如你又比較一下兩個方案,
那一個長遠計乘客量會多d?成本少d?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