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rausssammy 於 2011-4-25 14:46 發表 
個個月都有人講到話九巴盤數唔好, 又話冇公司肯接手去做.
係得九巴只有鐵路競爭? 小巴, 的士就冇?
只係九巴以前搵得太多, 又賣下地咪不務正業 (同中巴一樣).
當然, 小巴同的士都有面對鐵路競爭, 但競爭細 D 囉
先講的士, 佢個 target 係一o的趕時間的人, 同埋想有點到點服務的人
呢兩樣特點, 鐵路係未必俾到班的士客既
換言之, 的士仲有某程度上的優勢
小巴呢, 當然佢都有俾鐵路打壓, 但打壓的同時, 佢亦可以做到互惠互利
君不見每個港鐵站, 都有不同的駁腳小巴線, 將鐵路車站附近的人帶到車站?
相對地, 巴士就有點不倫不類
去遠 D, 佢一定唔夠搭鐵路快, 久而久之, 搭開巴士就轉左去搭港鐵
當然, 佢亦都可以轉攻駁腳線保命
但當小巴做到坐滿 16 個就開, 一分鐘可以開兩架既時候, 巴士又得唔得呢?
這個情況下, 巴士又夠唔夠小巴鬥?
呢個情況而家出現在九巴上
同樣地, 過一兩年兩條港島支線通車時, 我相信亦會發生在新巴城巴上
另外, 大膽講句, 九巴賣地就叫不務正業?
咁新城母公司新創建, 同埋新創建既母公司新世界發展係做咩架?
佢地冇接觸基建及地產生意?
論定位, 今時今日既九巴與新巴城巴一樣, 都只係一間子公司
九巴母公司係載通國際, 而載通既母公司係新鴻基地產
相近既公司背景, 何以九巴賣地就係不務正業?
但新城就沒有同樣指控?
電車一程收 $2, 都有投資者肯接手. 九巴呢o的Cash Flow 咁大的公司, 點會冇人接手?
買車, 入油人工全部期數, 但車費就收現金. 有咩行業好得過做九巴
咩道理黎? 乜俾期數就好做架喇?
唔通期數唔駛找?
況且, 稍有規模的公司做生意一向都係先收貨, 再由 supplier 出 invoice, 然後再交俾 finance 慢慢找數架啦
你提人工就仲搞笑, 借問聲九巴點 "期數" 法呢? 段估你唔係認為巴士公司應該每日出糧俾班伙計才是合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