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vinSJ743
發表於 2021-8-29 06:13
rickywk
發表於 2021-8-29 10:37
teddybus 發表於 2021-8-28 23:22
佢自己又唔係住荃灣西,梗係無視荃灣西上蓋商場住宅多咗人,最好封咗荃灣西站等上蓋住客全部行餐懵去荃灣 ...
論下繁,荃灣西係好過美孚少少,因為多數有堆人落可以推入,都會留後但唔會好似美孚咁等三班先塞得入
DIH
發表於 2021-8-29 11:03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21-8-29 11:13 編輯
我又分享下我的見聞:
8月27日,當日下晝將軍澳道有交通意外,整個東九龍大塞車。我大約18:46到南昌往烏溪沙月台,平時應該18:47有架唔太多人的車到,當日架車稍遲而且較多人,車序好似係000。我在第6/7卡接駁位,平時到尖東及紅磡會落一大批人空出幾個位,但當日落客後都唔係空到好多位,到土瓜灣先落得比較多。
另外,早幾日早繁西行,尖東閂門時有個客落唔切,被迫去到柯士甸搭回頭。當日班次似乎稍有延誤,架車多人但停站時間好短。我亦觀察到早繁西行到南昌過對面轉東涌線的乘客有上升趨勢。
經過呢兩個月,歸納出以下問題:
1. 直通運轉令車程過長,而且站距差異大,令下游班次唔穩定,各車客量不均,成日好似密-疏-密-疏咁。
2. 今次係首次有九鐵規格車輛行市區地鐵路線(東西鐵只往紅磡,客流較單一,屯馬係不斷有上有落),由於dwell time太短,駁卡位門距太長問題浮現。
3. 港鐵錯估客流,低估了觀塘線轉往新界西佔用九龍南起步客的空間,令樽頸在尖東出現。我有預感到東鐵過海後,下繁紅磡已經係樽頸。好在當年將停放區推到去紅磡,可以開到下繁尖東起載車,如果放鑽石山向南或啟德向北都未能疏導-反而下繁屯馬線往烏溪沙方向在鑽石山落客多過上客。
rickywk
發表於 2021-8-29 11:55
唔係密-疏-密,係疏-疏-疏-密:L
JZ3968
發表於 2021-8-29 14:06
DIH 發表於 2021-8-29 11:03
我又分享下我的見聞:
8月27日,當日下晝將軍澳道有交通意外,整個東九龍大塞車。我大約18:46到南昌往烏溪 ...
想問下咩情況會出現車序000? 我有次平日早繁啟德上車, 車頭顯示車序000,
但何文田落車時睇車尾顯示係028, 點解會咁?
AtrHenu
發表於 2021-8-29 17:03
DIH 發表於 2021-8-29 11:03
我又分享下我的見聞:
8月27日,當日下晝將軍澳道有交通意外,整個東九龍大塞車。我大約18:46到南昌往烏溪 ...
根本當初唔應該用屯馬線方案而係用返90年代K記提出的馬鐵過海方案咪唔駛搞西鐵甩班到離罩兼繼續俾火車留12卡囉.
btw,如果將來65架車齊曬後可否將現時最盡由52架跑全程加到55-56架再留4架做短棍會否好D??;P
KelvinSJ743
發表於 2021-8-29 17:22
tomtom2015
發表於 2021-8-29 18:51
AtrHenu 發表於 2021-8-29 17:03
根本當初唔應該用屯馬線方案而係用返90年代K記提出的馬鐵過海方案咪唔駛搞西鐵甩班到離罩兼繼續俾火車留1 ...
斬腳避沙蟲,明明可以減少轉車組合卻唔做,到時咪又話點解要轉車。怕延誤就cut短條線不如每條線都好似南港島線咁每4個站cut成一條線。
而且三鐵匯聚紅磡既龐大轉車客流係當年九鐵(可能包埋地鐵)、政府、顧問最唔想見到,所以先要搞直通運轉,呢個係當年其中一個上立法會既官方答案。
tomtom2015
發表於 2021-8-29 18:56
rickywk 發表於 2021-8-29 10:37
論下繁,荃灣西係好過美孚少少,因為多數有堆人落可以推入,都會留後但唔會好似美孚咁等三班先塞得入
...
奇怪在美孚都好似南昌咁係轉車站+附近係大型住宅,但好似比較少美孚人坐屯馬線,屯馬線美孚站依然係用作新界西人轉車站之用。(例如下繁往屯門方向,美孚站上車人流明顯多過落車人流,冇南昌咁大上大落,相信呢批係荃灣線轉車往荃灣西之後既客)
he_01
發表於 2021-8-29 19:38
AtrHenu 發表於 2021-8-29 17:03
根本當初唔應該用屯馬線方案而係用返90年代K記提出的馬鐵過海方案咪唔駛搞西鐵甩班到離罩兼繼續俾火車留1 ...
馬鐵過海 九鐵會將東西鐵直通運行駁埋一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