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ckhgc 於 2011-6-14 14:00 發表 
話我抽水、離題都要講句:某某圍城經常被傳媒指為悲情城市,這個討論區,某些居住於該處的user(恕我不能稱之為站友)亦對該處甚多怨言。我想問,那個圍城,有冇一個村,係如此孤島、如此荒涼、如此不便?會否有區內穿梭既1x分鐘車程,都要畀成$5.x-6.x,兼等成半粒鐘既離譜荒謬情況?
呢個圍城係貴在出城交通費貴
就拎一個成人去中環黎比較
圍城去中環:
- 全程港鐵 $22.4
- 969 $21.4
新田圍去中環
- 行路去馬鐵站轉全程港鐵 $12.8
- 搭車去馬鐵站轉全程港鐵 $15.8 - $18.8 (睇你搭邊架車轉)
所以價錢黎講,圍城難免係被評為出城交通費貴
當然,計交通工具既班次可靠性等,就靠巴士既一定輸蝕... |
|
|
|
|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1-6-14 14:00 發表 
你都識講,「之前」丫嘛,我地係咪活o係「之前」呢?之前81M起碼都預到大多數時間逢10,25,40,55有車,自從2011年後又點呢?味又變成另一條連區內都隨時要等半粒鐘既線囉
阿水唔知搭架282去秦石、沙中,就幾乎全港都去到咩?駁車 ... 現時81M一樣預到
逢10/30/50大多有車上去
由頭到尾
我冇話新田圍好方便
只不過有人誇張左佢既問題
你想俾少d既咪行路落去
搭車上去lo
問題係邊到先?
仲好笑既係
原來新田圍行去獅子山公路搭車都叫晒救命
咁唔該不如係新田圍開多個的士站都有so
閣下係住新田圍
定唔係住新田圍既呢?
現時新田圍居民都已經好習慣左向上向下走
咁你話係唔係一定好辛苦呢?
或者行斜路的確冇咁舒服
但問題係,點解公共交通工具好似講到連路都唔駛行一步就有得搭咁既呢?
又要平,又要舒服
唔係問題
但你既需求根本就唔可以俾巴士公司去支持你想要既野
咁又可必呢?
結果一出282立刻見到原形
係,282有時會頂閘
不過都出現係早繁,係假頂既,落到秦石都閃左唔少人走
下繁10分鐘一班既時段先企人
假日就真係易頂閘
一眼就睇到問題係,放工唔想行上斜先搭282
平時行落去搭車係比較當然既事
假日多人搭見到車上為數好多都係老人
平日較少出動
隔唔隔涉根本就人去定義
梨木樹一樣係山上
但就冇咩俾人話過
點解呀?因為巴士、小巴都做得足lo
點解巴士、小巴都可以做得足呀
因為有需求可以俾到佢做lo
澤安村、新田圍村當然死la
入面老人家既數目可能仲多過其他年齡組別既人
又如何叫人去提供到一個好好既服務俾該區呢
而實際上
香港既地就係咁多
遲早有一日公屋你都係要係再出d既地方起
咁係唔係又要叫生叫死
係,政府的確有錯
但只不過錯在部分又遠又細既地都用去起公屋
但點解要咁做先?
鬼唔知近既地方起公屋唔好咩
但一時又話你政府唔善用土地賣一個好價
一時又話你公屋搞到我D樓價
但同一時間公屋需求又大
咁點玩先?
我都會同意又細又遠既地皮最好就唔好起公屋
賣俾私人發展商起靚靚豪宅
但若果講緊大型咁去起
好似水泉澳、安達臣咁
最好就越起越大
才是正道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11-6-15 01:41 發表 
隔唔隔涉根本就人去定義
梨木樹一樣係山上
但就冇咩俾人話過
點解呀?因為巴士、小巴都做得足lo
點解巴士、小巴都可以做得足呀
因為有需求可以俾到佢做lo
澤安村、新田圍村當然死la
入面老人家既數目可能仲多過其他年齡組別既人
又如何叫人去提供到一個好好既服務俾該區呢
我覺得新田圍既死因並唔淨止係因為佢係山上,而係入村既路係一條崛頭路,淨開條線去服務條村未必夠客,但要外面既線兜入去serve班客又會大幅拖長行車時間。梨木樹村出面既和宜合道係城隧通去葵涌既要道,大多線都係「順便」serve到佢地,而實際上非繁時城隧車係梨木樹既上落並唔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12A 於 2011-6-14 15:06 發表 
好同意你的看法
根本香港的規劃出問題, 唔止新界, 連市區都係
有能力比多多錢搭車的, 就會住在港鐵站樓上, 例如係名城
無能力的, 就住到無雷公咁遠, 例如你講的新田圍
. 講清楚D,係而家港鐵上蓋起埋D(偽)屏風偽豪宅,下下八百呎(建築面積)兼呎價成萬起跳,買/租得起既,根本多多錢搭車,甚至係有車階級(都仲未講有幾多係「同胞」炒賣)。無能力的,真正需要方便公交的,就住到了了能能。
慘在某D民粹就覺得咁係正常應份既,「住得公屋既都係老弱殘兵,佢地已經享用低租金社會福利,有D仲連綜援都食埋,有乜理由仲要畀埋交通方便既地方佢地,反而努力上進,辛辛苦苦供樓就要住得咁遠?完全唔公平,又養懶晒D人,公屋都畀得咁好,仲邊個去努力上進....牛頭角下村、油塘村、元洲村呢D真係睇見都眼火爆,政府都白痴既,市區港鐵上蓋咁靚既地,有D仲有埋海景,居然用黎起公屋咁浪費....老弱殘兵係要幫,不過做法應該係將市區港鐵上蓋靚地,高價賣畀私人發展商起豪宅,然後用賣地賺既錢,o係新界起多D公屋畀佢地,唔係畀佢地住市區港鐵上蓋,咁低能咁浪費....」
呢類禽獸言論,各討論區都見唔少吧。
講呢類說話既人,唔知佢係冇腦唔識計數、被地產霸權洗腦、定係冇資格申請公屋(或申請到但只獲派新界偏遠地區)所以眼紅....亦唔知佢地知唔知,眾多公屋當中,市區地鐵上蓋既有幾多,新界、「豪宅地段」既又幾多...更唔知如果真係如佢所願,市區港鐵上蓋靚地賣晒地起晒豪宅,對佢地又有冇好處,佢地又有冇本事住(不論租定買),如果有,咁佢住得呢D地方時,仲會唔會稀罕個港鐵站......
又唔唸下呢D村,其實都係舊村原址重建,要計的話,其實根本係有左條村N年至有鐵路,相反黎講,有鐵路後,才在鐵路站旁起既公屋,又有幾多呢?唔通因為條村起左後N年有左鐵路,到重建時就要將居民趕去新界「豪宅地段」,至係合理?北角村、黃竹坑村、山谷道村、新發村呢D,就真係夠晒「德政」。
大鑊的是,政府o係呢方面,倒也非常「順從民意」,加上o個間「轉左型」既掛名鐵路公司,呢種本末倒置情況,未來只會越來越嚴重。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Wright---AVW16 於 2011-6-15 16:56 發表 
我覺得新田圍既死因並唔淨止係因為佢係山上,而係入村既路係一條崛頭路,淨開條線去服務條村未必夠客,但要外面既線兜入去serve班客又會大幅拖長行車時間。梨木樹村出面既和宜合道係城隧通去葵涌既要道,大多線都係「順便」 ...
新田圍、梨木樹、仲有大埔廣福,呢三條村,有一個共通點,就係都係位處一條要道旁,分別係獅隧公路、和宜合道、吐露港公路,但不同的是,後兩者可以獲得所有經該要道既巴士線服務,唯獨新田圍,個位置真係衰到剛剛好,先一條紅梅谷路,吸一大堆線落山,後一條沙田路,又吸一大堆線上山。結果呢,係呀行獅隧公路既線係好多呀,新田圍係大大條獅隧公路呀,但真係服務到新田圍既獅隧線就......
其實又未至於係死症,其實係有辦法令沙田路巴士線增停新田圍:九龍方向就比較複雜,須向獅隧方向移前少少,同時要擴闊獅隧公路,以供巴士埋站同乘客候車,仲要改建天橋;而新界方向就簡單得多,只要取消離站後一小段雙白線,已經足夠令巴士停站後返回沙田路。咁就可以令沙田路巴士線281A、87D、270A、72X、70X增停新田圍。雖然唔算係好大改善,但至少增加了往油尖旺、馬鞍山、北區既路線(當然,車費上抵唔抵搭就另一個問題)。
另一方面,其實馬鐵通車後,根本就應檢討山下行紅梅谷路+車公廟路、同馬鐵重疊既巴士線,係咪應該要將部份改到好似82M,85A咁,經曾大屋上落獅隧公路,以增停新田圍呢?反正山下有馬鐵,呢批巴士線對山下重要度相對減低,最多都係錦上添花,但對新田圍黎講,卻係雪中送炭。
其實顯徑既情況,都係堀頭路,都係要拉村外線特登兜入去,但佢就好命好多。
總之,新田圍係集千萬缺點、不利因素於一身。
仲有水泉澳公屋,即使人口同梨木樹相若,但都唔好寄望有梨木樹咁既交通質素,位置問題係其一,水泉澳位置遠離任何要道,連沙田路都唔近,都唔知點o係要道加站畀佢。其二係時代唔同、政策唔同,梨木樹村係60年代尾至70年代頭興建(係興建,唔係重建),當時未有地鐵,巴士幾乎是唯一陸上公交,有大量巴士線不足為奇。但水泉澳既年代呢?只有半桶水保鐵政策,兼不思進取,暮氣沉沉的巴士公司。
[ 本帖最後由 mckhgc 於 2011-6-15 22:40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teddybus 於 2011-6-14 15:13 發表 
呢個圍城係貴在出城交通費貴
就拎一個成人去中環黎比較
圍城去中環:
- 全程港鐵 $22.4
- 969 $21.4
新田圍去中環
- 行路去馬鐵站轉全程港鐵 $12.8
- 搭車去馬鐵站轉全程港鐵 $15.8 - $18.8 (睇你搭邊架車轉)
所以 ...
師 兄,單看車費的比較,是否恰當呢?有否考慮距離、服務質素的落差?
鐵路:
天水圍 K巴或輕鐵 > 西鐵線 > 荃灣線或東涌線(兩條過海線任君選擇),$22.4
新田圍 8xM > 觀塘線 > 荃灣線-----已經係轉車次數最少、步行最少、車費最平既搭法($14.3-$14.9,81M熱狗名存實亡,唔使理),但要承受8xM較不穩定的班次,又有獅隧的不穩定行車時間(尤其繁時)。如果要較穩定時間,就要搭282轉東/馬鐵去九龍塘再轉,車費更貴,轉車次數更多(說好2008/9年通車的沙中線呢?)。
唔好講行路去車公廟站,同德田行去藍田站差不多,上面站友講左,日日咁行,人都癲。
上繁各港鐵車程都係逼爆,可能等到第2,3架至上到。
兩者比較,邊個車程比較快同舒適呢?計埋距離,邊個貴呢?
巴士,更明題:
天水圍967系、969系,上繁多條分拆線,共7/10線(視乎你當唔當969系特車係另一條線),出區後,只有兩個隧道口有分站,其餘高速公路直飛過海。
969為例,車費$21.4,行車里數44公里,平均每公里約$0.49,欖隧西隧費共$263,係車費 x 12.29。
新田圍(應該說是馬鞍山以外既沙田)?計盡你170,182,182P,305 4線,由於以去中環至銅記一帶既港島心臟地帶做例,剔除170,
先講182,獅隧上繁例塞問題,幸好有巴士專用行車線,可減緩問題。出區後,九龍分站一大堆,窩打老道、公主道、紅隧口慢慢塞。
車費$16,行車里數21.7公里,平均每公里約$0.74,獅隧紅隧費共$23,係車費 x 1.44。(查維基百科,紅隧對雙層巴士的收費,自1972年通車至今都係$15,從未調整!但紅隧線至1972年至今,又加左價幾多十倍呢?)
182P,305,其實同182差唔多,相同的車費與隧道費,相若的行車距離,唯一較好既,係九龍分站只有愛民村一站,但塞車亦無可避免。
同埋305就服務182唔到既四美三顯二嘉(新田圍又係得個桔,以上還未計算新田圍的駁腳問題。).
數數埋埋,你話邊邊嬴呢?
我o係沙田返工,有三個同事住天水圍,三人都異口同聲話天水圍其實好住又交通方便,由天水圍去中環,係快過沙田去中環,都唔明點解傳媒會講到咁差.........同呢度某些無病呻吟的天水圍user大相逕庭。
講埋啦,我以前打左個篇文,比較三大邊陲地帶:東涌、屯元天、北區,來往中環既車費同方便程度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513609&extra=&page=875# (雖然港鐵和巴士的收費已和出文時不同,但整體落差無大分別,仍可參考),事實證明,和東涌、北區相比,天水圍去中環,其實不算特別昂貴,如果考慮埋西鐵線的完善配套、967/969系巴士的高昂隧道費,會發覺其實係超值。
呢度某D新界西user,經常鬧西鐵線車費比東鐵線貴,係對佢地「唔公平」,該文就有埋北區既比較,事實可見,東鐵線表面既「平」,一個收費駁腳已ko左一大半,仲未計東鐵線既服務質素,係比西鐵線差劣幾多百倍。 |
|
|
|
|
回復 267# 的帖子
西鐵走車要等6分鐘,東鐵最多3分鐘就有車到(深夜及有直通車時除外);
新界的西鐵站在市區邊緣,東鐵站在市中心;
西鐵的服務質素怎會比東鐵好?!
我都是因為有免費接駁加學生半價才搭西鐵!
新界西(屯門/元朗)的交通幾乎是全新界偏遠地區最好(包括離島、屯門、元朗、北區、大埔)。
北區、大埔只靠一條服務極佳,又平又密的東鐵,其它地區麻煩轉車。
尖東歸西本是好事,衰在沙中線拖足半個世紀(由當年的沙田線/東九龍線起計)。
[ 本帖最後由 miklcct 於 2011-6-16 13:35 編輯 ] |
|
|
|
|
原帖由 miklcct 於 2011-6-16 13:28 發表 
西鐵走車要等6分鐘,東鐵最多3分鐘就有車到(深夜及有直通車時除外);
新界的西鐵站在市區邊緣,東鐵站在市中心;
西鐵的服務質素怎會比東鐵好?!
我都是因為有免費接駁加學生半價才搭西鐵!
新界西(屯門/元朗)的交通幾乎是全新界偏遠地區最好(包括離島、屯門、元朗、北區、大埔)。
北區、大埔只靠一條服務極佳,又平又密的東鐵,其它地區麻煩轉車。
尖東歸西本是好事,衰在沙中線拖足半個世紀(由當年的沙田線/東九龍線起計)。
你一時又話西鐵差,一時又話屯門元朗交通好;一時又話東鐵好,一時又話北區大埔麻煩。矛盾得咁緊要,你叫人點理解呢?
慘在等3分鐘東鐵(其實好多時唔止!),隨時辛苦過6分鐘西鐵,紅磡站除外
想想者車站環境分別,尤其黎緊夏天,東鐵月台真係好天熱死,落雨淋死,唔好彩有大陸車過,仲奉送廢氣。西鐵就又冷氣又幕門。
係東鐵站選址市中心,定市中心選址東鐵站?同埋咁又點?係咯,你有本事買市中心樓,或者好彩過中六合彩頭獎咁獲派少數鄰近東鐵站(或有K巴)既公屋就係囉,唔係?畀埋小巴九巴賺啦,連埋駁腳費,跟手KO埋東鐵表面上既平。西鐵就每個角落都輕鐵K巴免費接駁。
尖東歸西對你梗係好啦,又有冇唸過東鐵人既需求?你地有南昌、美孚兩個有效轉車站,仲要兩個都過到海,都嫌唔夠,仲要多個尖東,人地就得返一個過唔到海既九龍塘。
其它我都廢事loop,請移玉步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599576&extra=&page=3 28#,32#
如果有邊位睇完仲堅持東鐵服務好過西鐵既,我建議去此君去驗下腦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