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2013-14年葵青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
開啟左側

2013-14年葵青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

[複製鏈接]
rusf101001 發表於 2013-2-5 21:0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鐵甲威龍 於 2013-2-5 19:23 發表
36 咁改真係玩完, 平時梨木樹班客知道開車時間先係總站咁等法, 咁樣做循環線我會寧願搭 48X, 73X, 278X 去荃灣仲快.
返去 312 係小巴咁行綠楊同石圍角咪快囉(5-6 分鐘大窩口返梨木樹), 平時如果係巴士頂閘咁行法仲要 ...

點解係都要做循環線呢(施生既思維我不敢恭維),循環唔係萬能架喎
索性佢繼續兩邊總站,淨係改返梨木樹方向經石圍角象山未算數
最多43X落荃西加停象山算,反正順路

改路之後新界西北路線轉車可以眾安街落車行去綠楊新邨,咸田街或者荃富街個站都叫勉強okla

行逆時針最大問題係冇車返象山,又冇可能屈人機叫人坐43X
FD5410 發表於 2013-2-5 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13-2-5 20:48 發表

話就話半條 33A,實際上部份住得近林護既 33A 客都已經識得起雙飛
而且楊屋道客一早已經去晒搭 238X
所以剩番既只係葵興邨、大窩口邨同葵涌邨住得較北既乘客
前者仲有 36A 或者 43 轉乘
而後兩者,上車既機會大咗,但會慢 ...
問題就係 33A 深水埗上,商場落既人唔少
我唔係話要反對 33A 做特快,37 拉入葵涌邨
但係 37 個接近不變既班次同埋加價真係唔係咁容易令人收貨

至於 38 同 47X,有時d野真係唔好諗得太美好
(Show blocked user - 張生無限輪迴)
HF3204@243M 發表於 2013-2-5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D5410 於 2013-2-5 21:30 發表
問題就係 33A 深水埗上,商場落既人唔少
我唔係話要反對 33A 做特快,37 拉入葵涌邨
但係 37 個接近不變既班次同埋加價真係唔係咁容易令人收貨

至於 38 同 47X,有時d野真係唔好諗得太美好 ...

其實有可能佢嗰十分鐘冇改到
係因為拉長咗去葵涌邨
37 一轉車程 = 10 * 10 = 100 分鐘
RDP 37 一轉車程 = 10 * 12 = 120 分鐘
多咗廿分鐘做一轉
不過照計葵盛中來回葵涌邨只係得十分鐘左右
所以向好嗰方面睇,37 行車時間係充裕咗 (至於上客時間多咗同加價就另計...)
rusf101001 發表於 2013-2-5 21:4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FD5410 於 2013-2-5 21:30 發表
問題就係 33A 深水埗上,商場落既人唔少
我唔係話要反對 33A 做特快,37 拉入葵涌邨
但係 37 個接近不變既班次同埋加價真係唔係咁容易令人收貨

至於 38 同 47X,有時d野真係唔好諗得太美好 ...

索性飛起葵芳la,新既37,想兜晒所有地方,邊有咁美好既事
葵興同葵芳反正又有地鐵,而且順便可以救起36A,深水埗返葵芳都有唔少人會坐佢,如果冇左37,仲唔成班友即刻轉軚
我一直都覺得大窩口邨富安樓個站入面個位都勉強可以做巴士總站32都做到,只要d車唔係堆晒係個度就得
咁就可以做晒大窩口邨,葵涌邨,葵盛邨,成為一條完全脫離地鐵既巴士路線,咁未更加著數
來回程仲都可以經高盛臺tim
去程行大窩口道,上角街,大窩口道,葵盛圍,盛福街,葵福路,原線
回程就行反方向
Google地圖路線:13.2公里
33A咁樣就可以繼續照RDP改特快循環線,新既37只需補位拉去柏景灣搞掂

以上建議一次過救到33A同36A,唔係更加著數咩

[ 本帖最後由 rusf101001 於 2013-2-5 22:24 編輯 ]
32 發表於 2013-2-5 22:0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rusf101001 於 2013-2-5 21:05 發表

點解係都要做循環線呢(施生既思維我不敢恭維),循環唔係萬能架喎
索性佢繼續兩邊總站,淨係改返梨木樹方向經石圍角象山未算數
最多43X落荃西加停象山算,反正順路

改路之後新界西北路線轉車可以眾安街落車行去綠楊新邨 ...

43X 經埋象山,我諗反對聲音仲多


其實搞咁多野,不如32BM 合拼
荃灣循環線,經荃灣地鐵站,
加返個葵芳方向轉乘屯門、元朗M
32 改經葵興、芳行葵涌道來回九龍,
我諗成效比同 36 合拼更大,
一個區易搞好多,而且更慳到車
GM3701 發表於 2013-2-5 22:0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3n354 於 2013-2-4 19:51 發表
30: 縮短後必須減價, 不如趁機同38A合併慳車
32B/36合併: 屬正常建議
33A: 終於唔縮短去美孚(...), 不過改特快同令到37加價兼加重負擔, 阻力位太多, 難以睇好
936: 舉腳贊成, 如果拉埋去石圍角更可以服務更多居民,
...
43 o係出面好似930咁停咪算囉...入一入要多分幾鐘
rusf101001 發表於 2013-2-5 22:1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32 於 2013-2-5 22:00 發表

要 43X 經埋象山,我諗反對聲音仲多


其實搞咁多野,不如32B、M 合拼
荃灣循環線,經荃灣地鐵站,
加返個葵芳方向轉乘屯門、元朗M線
32 改經葵興、芳行葵涌道來回九龍,
我諗成效比同 36 合拼更大,
一個區易搞好多,而且更慳 ...

往來和宜合道同青山公路一帶既人都係問題,結果都係會被ban
而且比成6.1落葵芳咁貴
如果可以既話,由32B頂替接駁地鐵既功能係岩既,成條32M取消
加32B新界西北轉乘同埋38A轉乘優惠繼續可以去到葵芳
mak5052 發表於 2013-2-5 22:2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74# 的帖子

你甘行法,變左雙向不入葵聯路,似乎對葵盛西1到5座、月海灣街坊不太方便,建議來回照入葵盛中總站,6座入6座出。
仲有,37不入興芳路ge話,就連30的調整又要諗過了(到時興芳路無車出深水埗,30只到美孚,33A已改快),你諗住點理順36A、37、30、36M?
dcyw 發表於 2013-2-5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13-2-5 20:48 發表
另外回#141,
大窩口邨係喺荃灣區議會入面


非也,大窩口邨是歸入葵青區的。
taiwohauest.JPG

評分

參與人數 1aPower +1 HugeC +1 收起 理由
HF3204@243M + 1 + 1 係喎,THX!

查看全部評分

32 發表於 2013-2-5 22:2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rusf101001 於 2013-2-5 22:11 發表

往來和宜合道同青山公路一帶既人都係問題,結果都係會被ban
而且比成6.1落葵芳咁貴
如果可以既話,由32B頂替接駁地鐵既功能係岩既,成條32M取消
加32B新界西北轉乘同埋38A轉乘優惠繼續可以去到葵芳 ...

去葵芳咪話轉乘57M58M69M.
回程 32 葵芳設分段 $4.3.


上葵果邊加個同 36B 互相免費轉乘


要改就補唔到咁多位架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6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