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now 發表於 2022-3-14 01:38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14 01:09
看見網友都在爭論不同的方案時,其實到真的想要規劃北港島綫的最終方案時,西隧的專營權也差不多過。到時西 ...

香港鐵路市佔率得公共交通一半,以香港嘅公共交通市場份額嚟講係嚴重偏低
而且收回西隧專營權之後相信induced demand可以塞爆全部三條隧道,再加埋人工島經西隧往九龍及新界東嘅車流量

dennis28a 發表於 2022-3-14 06:14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14 01:09
看見網友都在爭論不同的方案時,其實到真的想要規劃北港島綫的最終方案時,西隧的專營權也差不多過。到時西 ...

北港島綫係任何情況下都應該要起,
問題係金鐘去銅鑼灣依段路,同天后去北角客流量太高。

最壞情況,將軍澳綫點都要駁去會展。

HV7025 發表於 2022-3-14 08:47

本帖最後由 HV7025 於 2022-3-14 08:57 編輯

dennis28a 發表於 2022-3-14 06:14
北港島綫係任何情況下都應該要起,
問題係金鐘去銅鑼灣依段路,同天后去北角客流量太高。


無錯
北港島線有幾個分流作用
但最優先一定係處理將軍澳線>港島線,朝早喺北角嘅轉車樽頸已經存在十幾年,即使已經精心安排吉車起載,但喺北角等三、四班車先上到仍然係等閒事
東鐵過海只會輕微帶走東九客,東九龍過海行東定西用九龍灣做分界線呢樣基本不變
可見將來嘅將軍澳同安達臣仍有唔少新住宅發展,會繼續增加將軍澳線客量
單係呢個問題,將軍澳線延長去會展,同港島東分流,係最低消費

至於港島另一邊樽頸,分3個case:
朝早金鐘往柴灣 - 即使近年西港島+南港島通車,但朝早金鐘轉柴灣方向無太大困難,兩班乜都上到
黃昏灣仔往堅尼地城 - 有輕微樽頸,但會展站開之後,用灣仔站嘅人相信會略為減少,至少可以改用東鐵去尖東旺角
黃昏金鐘轉荃灣線 - 係要等幾班呀,但呢個同北港島線關係唔大,排大隊嘅人主要去油尖旺(因為金鐘放工太多人,去荃葵嘅一定去香港站著數。就算班班爆嘅荃灣線,喺旺角>太子呢段都吉吉地)

係得朝早嘅金鐘,會視乎東鐵過海後有幾多新增東行客,而有近憂
所以北港島線重點一定係朝早嘅將軍澳線
純粹對將軍澳線嚟講,不論換線、交匯、直通、定係只延長至會展,都係好處遠多過壞處,已經需要起

利申 2010年代接近十年黃大仙<>炮台山上下繁peak hours常客,地鐵巴士點行都試過晒嘅觀察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14 12:01

本帖最後由 Kelvin15190 於 2022-3-15 00:15 編輯

HV7025 發表於 2022-3-14 08:47
無錯
北港島線有幾個分流作用
但最優先一定係處理將軍澳線>港島線,朝早喺北角嘅轉車樽頸已經存在十幾年 ...
按照你的説話,我看不單是會展站,維園站也要起,不然將軍澳綫的過海客依然非常依賴港島綫。添馬站可以不起,畢竟這裏離香港站和中環站不太遠,約幾百米的距離,不過北港島綫一定要連接香港站。如果用交匯方案的話,正如前面網友提到,在會展站轉車會讓分流效果大打折扣,在維園站轉車會嚴重影響銅鑼灣北的交通,令添馬站不得不起。換綫方案會將港島綫一分爲二,雖然可讓一部分乘客不用再北角站轉車,但同時讓原來不用轉車的港島綫乘客也要在這站轉車,使北角站依舊擁擠。雖比交匯方案好,但依然有不少問題。

clivetock 發表於 2022-3-14 12:12

HV7025 發表於 2022-3-14 08:47
無錯
北港島線有幾個分流作用
但最優先一定係處理將軍澳線>港島線,朝早喺北角嘅轉車樽頸已經存在十幾年 ...

搭咗幾年經金鐘轉車觀察到,上繁轉車嘅人係明顯少過下繁轉車嘅人,COVID前朝早紅轉藍通常第一班都上到,但傍晚藍轉紅起碼等三班,除咗因為有金鐘出入閘&轉車去南區嘅客之外,另一個原因我相信係因為上繁嘅人大部份係返工人士,但下繁除咗放工人士,仲有唔少出街消遣嘅人,所以下繁乘客會更多

所以就算東鐵過海之後,朝早多咗人轉港島綫往柴灣,估計暫時仍然可以應付到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14 12:19

本帖最後由 Kelvin15190 於 2022-4-14 05:43 編輯

HV7025 發表於 2022-3-14 08:47
無錯
北港島線有幾個分流作用
但最優先一定係處理將軍澳線>港島線,朝早喺北角嘅轉車樽頸已經存在十幾年 ...
其實你提及的港島綫西的第一和第三個樽頸在北港島綫通車後可有效舒緩。
1.朝早金鐘往柴灣樽頸:
東涌綫可直達會展和維園後,可減少一部分東涌綫轉港島綫的乘客,使港島綫列車到金鐘站時會有更多空間,讓在金鐘站的荃灣綫乘客更易上港島綫。
3.黃昏金鐘轉荃灣線樽頸:
火車過海後以及北港島綫通車後,首先北港島綫可吸納部分港島綫的乘客,使他們用火車過海到旺角東、紅磡,也可以轉屯馬綫到尖東,減少金鐘站由港島綫轉荃灣綫的人流。

DIH 發表於 2022-3-14 13:59

clivetock 發表於 2022-3-14 12:12
搭咗幾年經金鐘轉車觀察到,上繁轉車嘅人係明顯少過下繁轉車嘅人,COVID前朝早紅轉藍通常第一班都上到, ...

消遣嘅人我估下繁未走,其實一個好簡單的原因(你都有提到)就係早繁係一散三(出閘/港島綫柴灣/南港島綫),下繁係三匯一。另外,下繁荃灣綫在中環開出時的客量可能比早繁港島綫中環開出的客量為多,令下繁每班荃灣綫可容納客量減少。

clivetock 發表於 2022-3-14 14:54

DIH 發表於 2022-3-14 13:59
消遣嘅人我估下繁未走,其實一個好簡單的原因(你都有提到)就係早繁係一散三(出閘/港島綫柴灣/南港島 ...
消遣嘅人我指搭車出緊去嗰啲,好多六點幾七點先搭車出去食飯

其實搭得多就feel到,上繁真係大部份都係單獨返工人士,唔係睇手機就係瞓覺;下繁明顯多好多群組師奶阿叔搭車或者一班後生仔嘻嘻哈哈

HV7025 發表於 2022-3-14 18:27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14 12:01
按照你的説話,我看不單是會展站,維園站也要起,不然將軍澳綫的過海客依然非常依賴港島綫。添馬站可以不 ...

是的
如果以將軍澳線、港島線分流嚟講,交匯或直通係一定好過換線

就算考慮最慳嘅起法,都至少要將軍澳線經維園延長至會展,令前往灣銅嘅將軍澳線乘客留在車上,先有較明顯嘅分流效果
同時,喺會展有將軍澳線嘅話,東鐵乘客可以快速轉車到鰂魚涌,足夠應付大部分東鐵過海客(朝早要由新界東去筲柴嘅乘客量點計都唔多)
對分流東鐵乘客,呢條將軍澳線已算功德圓滿,唔差過換線幾多

所以,點樣計都應該要起北港島線,至少都要將軍澳線經維園延長到會展

當然,將軍澳線去到添馬同香港就更好,咁樣將軍澳線同港島線就可以各不相干咁進入核心地帶,亦方便到東涌線乘客快速前往鰂魚涌

不能換線最大不足係新界西要轉多次先去到鰂魚涌
但近年取道灣仔繞道嘅特快巴士線,已經為西北人返鰂魚涌提供理想選擇,同時因為呢堆巴士行繞道,繞過中環灣仔核心,唔太佔用繁忙路面,比起用鐵路載住佢哋路過核心車站,呢個巴士分流效果係更好
一定好過換線後要大手加巴士線入繁忙嘅中上環內街補償東區人
除非有一日灣仔繞道西隧都塞到癱,否則鐵路對西北<>鰂魚涌吸引力並不大

HV7025 發表於 2022-3-14 18:50

clivetock 發表於 2022-3-14 12:12
搭咗幾年經金鐘轉車觀察到,上繁轉車嘅人係明顯少過下繁轉車嘅人,COVID前朝早紅轉藍通常第一班都上到, ...

無錯,呢個市區「環狀線」我搭咗十年,結論同你一樣
朝早樽頸喺北角轉港島線,呢個急需用北港島線解決
黃昏樽頸喺金鐘轉荃灣線,呢個要希望東鐵分走部分尖東旺角消閒人士

嗰陣我住黃大仙,返炮台山,返工一定搭地鐵,放工就有時巴士有時地鐵
而地鐵嘅搭法係逆時針,朝早行紅線,放工就行將線,咁樣嚟避開兩個樽頸
雖然黃大仙去炮台山,行紅線比起將線足足多3個站(12 vs 9),但朝早一定係行紅線穩陣
3個站嘅站距,都抵銷唔到將線樽頸嘅額外等車時間,可想而知朝早將線多人得幾誇張
頁: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查看完整版本: [愚問]北港島綫可否用屯馬方式,3線合一,東涌直達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