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C) Transport 交通討論區 航空(C2) [C Series 體驗] AC 223 + UA CR7 YYZ-ORD-TYS (多圖+片 ...
開啟左側

[飛行報告] [C Series 體驗] AC 223 + UA CR7 YYZ-ORD-TYS (多圖+片)

[複製鏈接]
S3BL100 發表於 2024-5-27 0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24-5-27 01:26 編輯

因為從美國出發,來往多倫多的機票,分開買兩個單程,往往比起買來回機票更便宜。於是回程可以坐其他的航空公司,順理成章把握機會,坐 Air Canada 的 Bombardier CS-300 Airbus A220-300。此前唯一一次坐 Bombardier C Series Airbus A220 是去年暑假坐 Delta Air Lines 的 CS-100 A220-100,一直猜想 Delta 也會在可見的將來,為我帶來第一次坐容量較大、機身更修長、數目也更多的 CS-300 A220-300 的體驗,不料卻因為這次多倫多之旅,坐了 Air Canada 的 A220-300 了。

Airbus A220 本身是加拿大 Bombardier 的產品,C Series 是他們為了在小型主線客機巿場分一杯羹而設計與推出,正好填補 Bombardier CRJ NextGen 與 Embraer E175 兩款支線客機,與 Airbus A320 及 Boeing 737 系列之間的空隙。C Series 設計先進,但花費不菲,為 Bombardier 帶來沉重的財政壓力。加上近年不事創新、出產劣質客機的波音,預視 C Series 帶來的威脅,不惜透過法律途徑,企圖迫使美國政府向購買 C Series 的美國航空公司,徵收巨額關稅。Bombardier 遂以一美元代價,將整個 C Series 項目,售予 Airbus,期望他們的生產與銷售優勢,能為 C Series 注下一支強心針。目前 C Series 已得到許多主要航空公司的青睞,包括 Lufthansa 集團、Delta 與 JetBlue,當然少不了加拿大自己的 Air Canada。

目前對 C Series 進一步擴展巿場的主要制肘,首先是產量仍有待增加,然後是 Pratt & Whitney PW1500G 引擎可靠度不佳,故障頻生,使得使用這款客機執飛的航班,經常因此而延誤、臨時更換機型甚至取消。以我這次乘坐的 AC507 航班來說,之前四天裡面,共有三天出現顯著延誤。能否如願乘坐,然後準時抵達目的地,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運氣。

儘管如此,相信看過去年 DL A220-100 BOS-RDU 飛行報告的版友,都會知道我對 C Series 的乘客體驗,評價極高。這次也不例外。

5/21/2024
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YYZ) -> 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 (ORD)
Air Canada / AC507
Airbus A220-300 / C-GJYI
14:00 - 14:54, 1 h 54 m

IMG_9180.JPG
上午十一點半,來到機場 Terminal 1

IMG_9181.JPG

IMG_9183.JPG

IMG_9184.JPG
Terminal 1 主要是 Air Canada 與其他 Star Alliance 成員使用,設計明顯比起 Terminal 3 更現代化,空間感與整體乘客體驗較去程使用的 Terminal 3 更佳

IMG_9185.JPG
YYZ 是其中一個設有 US CBP Preclearance 的機場,前往美國或經美國轉機的乘客,需在此辦理入境美國手續,好處是不需要在美國入境後重新提取行李,抵達美國後跟美國內陸航班無異;但乘客需因此提早到達機場,辦理入境美國手續。最後也排了大概十五分鐘,但整體還算順利。

IMG_9186.JPG

IMG_9187.JPG

IMG_9188.JPG
清關後來到 Pier F,這個大堂是前往美國的航班專用

IMG_9189.JPG

IMG_9190.JPG
今天的 AC507 航班使用 F61 閘口

IMG_9191.JPG

IMG_9192.JPG

IMG_9193.JPG

IMG_9194.JPG
未幾,今天的主角 C-GJYI 從 Denver 抵達,卸下乘客。C-GJYI 於 2020 年 9 月交付,在 Air Canada 現時 33 架 Airbus A220-300 當中排行第十,Air Canada 最終將營運至少六十架 A220-300。Air Canada 今天的色彩,其中一個特色是擋風玻璃的「黑超」,非常型仔。

IMG_9195.JPG
Gate Gourmet 的貨車正在為客機送上膳食

IMG_9196.JPG
後方 AC 旗下廉航 Air Canada Rouge 的 A320 C-GFCI

IMG_9198.JPG
穿過玻璃閘口,準備登機了。今天乘坐的 C-GJYI 後面,是 AC 機隊內排行第 22 的 A220-300 C-GUAC,2021 年 6 月交付

IMG_9199.JPG
甫進入機艙,眼前就是這塊鑲有 Air Canada 字樣的內壁,配色與設計高雅

IMG_9200.JPG
我的座位 30A 位於 2-side,窗口很大。坐下就感受到陣陣涼風,冷氣充足,很舒服

IMG_9201.JPG
Air Canada 的 A220,經濟艙使用 Collins Meridian 座椅,與其他航空公司的 A220 一樣,採用左二右三的排列

IMG_9203.JPG
窗外見到的 Air Canada Express C-FEJB 是最早期版本的 Embraer ERJ-175 之一,2005 年 7 月交付,是第 86 架出廠的 E170/E175 系列,今天準備前往 JFK

IMG_9204.JPG
準備滑行出跑道了。窗口很大,但有點兒花

IMG_9205.JPG
AC A220 Safety card

IMG_9206.JPG
機艙亮起藍色 mood lighting

IMG_9207.JPG
Air Canada 全線主線機隊裝有 AVOD,這批 A220 也不例外

IMG_9208.JPG
今天的航程

IMG_9209.JPG

IMG_9211.JPG
Safety video

IMG_9210.JPG
滑行期間見到 Emirates 的 A380 A6-EEO,今年十一年機齡。Emirates 是 A380 的最大用家,其餘使用 A380 的航空公司,幾乎都裁減機隊;體積最大的客機生不逢時,步入夕陽,實在是相當可惜

IMG_9213.JPG
準備起飛

影片:Air Canada A220-300 C-GJYI 從 YYZ 起飛
https://youtu.be/KXV8DfPcgKw

IMG_9215.JPG
全機幾乎滿座

IMG_9217.JPG
Goodbye Toronto

IMG_9219.JPG
起飛後不久,下面見到的是一片農地與綠化地帶

IMG_9222.JPG
今天的航程很短,實際只得一個小時左右,因此沒有派發小吃,只得飲料提供(但因為無意中睡著,於是錯過了)

IMG_9223.JPG

IMG_9224.JPG
Air Canada 的 AVOD 貯藏量與內容相當豐富

IMG_9225.JPG
轉眼間又準備降落了

影片:Air Canada A220-300 C-GJYI 降落 ORD
https://youtu.be/0d5Cd_su4dE

IMG_9229.JPG
剛才的航程,基本上是在芝加哥北面繞了一圈,然後從西往東降落

IMG_9230.JPG
Air Canada A220 經濟艙的 Collins Meridian 座椅,闊度達 19 吋,加上座墊軟熟得來又具彈力,與去年乘坐的 DL A220-100 同樣並列經濟艙最舒適的機種,至少比起平常的 737 舒適得多

IMG_9231.JPG
A220-300 的機身明顯比 A220-100 修長,Air Canada 的版本可載 137 人。Air Canada 沒有一如 Delta Air Lines 在洗手間設獨立窗口是一個遺憾,但機艙保養同樣非常整潔企理,機艙設備與狀態是促成乘客對航機留下良好印象的最主要因素,至少我就對他們 A220 的印象很好了

IMG_9232.JPG

IMG_9233.JPG
頭等艙使用 Collins Aerospace MiQ 座位,2+2 排列

IMG_9234.JPG
駕駛艙一瞥

IMG_9235.JPG
這就是剛才乘坐的 C-GJYI。Air Canada 與 United Airlines 在往來美國與加拿大的航線設有聯營協議,AC 順理成章使用 Terminal 2 的 Concourse E,Concourse E/F 其餘部分是 United Express 支線航班的基地

IMG_9236.JPG
後面 Concourse B 的 N14511,是 UA 現時最新的一架 A321neo,上月才交付,今天準備前往三藩巿

IMG_9237.JPG
旁邊六年機齡的 Boeing 737-8 MAX C-FSOC 準備前往溫哥華

---

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 (ORD) -> Knoxville McGhee Tyson Airport (TYS)
United Airlines / UA5379
Bombardier CRJ-701ER / N797SK
14:05 - 16:50 17:12 - 19:44, 1 h 32 m

之後的發展有點兒戲劇性。本來訂了的是傍晚六點十五分起飛、返回 Knoxville 的 UA5419 航班。但來到 ORD 以後,查看航班顯示屏,發現之前一班,本來早該在我來到以前、下午兩點左右就起飛的 UA5379,因為之前的航班延誤,骨牌效應之下,要延遲至四點四十五分才起飛。本能的反應,是走到這班航班的登機閘,看看能否安排我候補,讓我早點兒回到家中。反正對比起兩月前乘坐這條航線使用的 CRJ-550,這次已換成 F6Y64 的 CRJ-700,之前一個晚上已知道升艙失敗;而 UA5379 也是同樣使用 CRJ-700,既然是同款航機,不如盡早回家還好。

PXL_20240521_204623260.MP.jpg
來到 UA5379 使用的登機閘,沒有職員駐守。於是一邊走到附近的 United Airlines 服務櫃枱,一邊打開手機的 United app,看看有沒有方法候補 UA5379(原來是沒有的)。然後來到 UA 的服務櫃枱,驚見已經全部變成自助形式,沒有職員駐守,但貼有告示,着乘客自行用 app 或掃瞄 QR code 直接與他們的 virtual agent 聯絡。但他們的那套 virtual agent 系統很慢,試了兩次都連不上。

之後來到 ORD 機場本身的顧客服務櫃枱,問 ORD 裡面甚麼地方還有可以跟真人接觸的 UA 櫃枱,職員告知原來 UA 最近已關閉 ORD 所有有真人駐守的櫃枱了,着乘客自行找 virtual agent;熱情的職員還說道,自己也覺得 UA 這樣子很不合適,着我下次如果希望能跟航空公司的顧客服務櫃枱親身交流的話,坐 AA 還好了。(那麼當然我對 AA 的印象很負面,之前分別在 DFW 與 CLT 尋求他們的櫃枱協助,態度也不太好,這是後話了。)

Screenshot_20240521-154411.jpg
於是死死氣的再嘗試找他們的 virtual agent,想不到一下子就連接上了,而且對方更是即時確認我在 UA5379 的機位,而不是候補而已。這就解決問題了。雖然 UA5379 嚴重延誤,但如果預計的時間不變的話,我還是會比起原來的航班,早一個半小時回家。

IMG_9238.JPG
今天執飛 UA5379 的 N797SK,剛從 Madison 抵達,是 United Express 所有 CRJ-700(包括改裝作低載版本 CRJ-550)當中,最新的一架,2010 年 2 月交付,今年 14 年機齡

IMG_9239.JPG
後面一架 ANA 的 77W 剛剛路過

IMG_9240.JPG
我的 Y+ 座位 9D。因為要檢查洗手間艙門,所以又延誤了少許,才讓乘客登機

IMG_9241.JPG
UA 77W N2341U,準備前往三藩巿。UA 一些客量龐大的內陸航線上面,也能找到 77W 的蹤影,編配 77W 執飛的原因之一,是在長途航班之間攝時間

IMG_9242.JPG
Air France 的 A350 F-HTYB

IMG_9243.JPG
華航的 747-400F B-18719

IMG_9245.JPG
起飛了

IMG_9246.JPG
Chocolate quinoa crisp 是 UA 派發的幾款小吃的其中一款,這次出乎意料,派的是 14g 裝,比起之前的大了足足一倍

IMG_9247.JPG
大半程航班都用來補眠。來到 Knoxville,比起航班本身的預定時間遲了足足三小時,比起我原來預訂的 UA5419 早了大概一小時。只見候機區還有許多乘客正在耐心等待,職員也擺出一些小吃,來給受嚴重延誤影響的乘客取用。這些乘客抵達 ORD 大概晚上九點了,如果不是以芝加哥作為最終目的地,恐怕很可能錯過之後的航班,要在芝加哥過夜。自覺因為之前的航班延誤,而成功登上,早了一小時回家,好像是在吃人血饅頭。但反正還有空位,不善用也是浪費。

---

這是我第二次坐 C Series A220,也是我第一次坐體積較大的 A220-300。A220 無疑是最舒適的窄體主線航機,機艙偌大的空間與寛闊的座椅令人驚嘆,Air Canada 的硬件也是一流的。這款航機,從技術到乘客體驗,都是相當先進;如果單純因為 PW1500G 引擎不耐用,而影響她的潛能,也未免太可惜。

(完)

===

昔日飛行報告精選:
(按:部分早期飛行報告,因相片伺服器問題,在香港地區觀看,或只能顯示縮圖。請自行於新視窗開啟圖片並按滑鼠左鍵放大圖片,或使用 VPN 並自行設定地區為香港以外觀看)

2024
[超低載 RJ] UA 739+CR5 F MSP-ORD-TYS
回鄉記 (4):Brooklands Museum 拜見英製飛機
回鄉記 (3):VS A350-1000 LHR-ATL
回鄉記 (1):DL 神獸 767-400ER ATL-LHR

2023
[候補成功] 33.5 歲 DL 757 ATL-MSY
美麗新香港之旅 (4):機長榮休了 UA 77E+E45 NRT-IAH-TYS
美麗新香港之旅 (3):重獲自由 ANA 767-300ER HKG-NRT
美麗新香港之旅 (2):UA877 77W 黑暗旅程 SFO-HKG
美麗新香港之旅 (1):UA CRJ+752 TYS-ORD-SFO
[首嘗 C Series] Delta A220-100 夢幻之旅 BOS-RDU
初嘗 A320neo 系:DL A321neo ATL-BOS
[NL] Aviodrome 尋訪 KLM Fokker 100 與 747-200
在機上病倒:UA 77E+E45 SFO-IAD-TYS
初代 777:UA CRJ+772 (non-ER) TYS-ORD-LAS
[疫後首出國 回程] UA 77W+E45 BRU-IAD-TYS
[疫後首出國] UA E45+77E Y+ TYS-IAH-AMS

2022
飛行鉛筆:DL 752+CRJ MSY-ATL-TYS
全球最後 A320ceo 系:DL CR9+321 TYS-ATL-ABQ
飛行鉛筆 UA 753+319 ORD-DEN-ABQ
[疫後首廣體機] UA 77E Premium Plus DEN-ORD

2021
錯過航班、航班取消、行李走散:AA LGA-DFW-ABQ
AA 低載版 A321 LAX-JFK + 貴賓室遊記
[疫後首行] 四續麥道情緣 (2):DL 321+717 ABQ-ATL-TYS

2020
Delta MD-90 + A321 MKE-ATL-ABQ
[Atlanta, GA, US] Delta Flight Museum: 從 DC-3 到 747
再次踏上麥道旅途:Delta A321 + MD-88 ABQ-ATL-MKE

2019
飛行鉛筆與短小精悍 UA 753+E45 BOS-DEN-SAF
再續麥道情緣:DL MD-88 (32.5 y/o) ATL-STL
2019 歐洲行 (4):初嘗 LH A359 MUC-DEN
2019 歐洲行 (3):Technik Museum Speyer
2019 歐洲行 (1):首嘗 767-400 UA IAD-BCN
四續麥道情緣:Delta 717 + 738 DTW-MSP-ABQ
三續麥道情緣:Delta 739+MD90 ABQ-ATL-DTW

2018
2018 歐洲三國之旅 (5): Lufthansa 尋覓 744 的餘暉
2018 歐洲三國之旅 (3): 在圖盧茲尋找 A380 及和諧機
2018 歐洲三國之旅 (2): Iberia Regional CRJ-1000 Madrid->Toulouse
2018 歐洲三國之旅 (1): 坐加航 787 經多倫多到馬德里
(試新相機) AA 半空載 77W LAX-HKG

2017
AA 738 + 機隊內僅餘 MD-82 之一 ABQ-DFW-MSY
Lufthansa A346 + United B738 MUC-DEN-ABQ
首試螺旋漿機:Air Corsica ATR72 Ajaccio-Nice
Air Corsica A320 Paris Orly -> Ajaccio
第一次搭 787:UA 739+789 ABQ-DEN-IAD-CDG
Long way home: WN 73G + KE 388/748 ABQ-LAX-ICN-HKG

2016
American Airlines 77W+CRJ LHR-DFW-SAF
AA CRJ + BA 744 SAF-DFW-LHR

2015
American Airlines MD-83/738 ABQ-DFW-DCA
Korean Air A380/A333 LAX-ICN-HKG
Lufthansa A346 MUC-LAX
Lufthansa 747-8i/A321 LAX-FRA-TXL
United Express CRJ scenic flights SBA-SFO
四天時間,四程 Southwest,三款 737

2014
Delta 國際線 config 767 JFK-LAX

2012
老而彌堅的Delta 767/DC-9 LAX-Atlanta-Charlotte

2011
Korean Air LAX-ICN-HKG 77W + A380首航日

2010
2010西雅圖之旅 飛機篇(3):Boeing Everett Factory
2010西雅圖之旅 飛機篇(2):Museum of Flight at Boeing Field

評分

參與人數 7aPower +22 HugeC +70 收起 理由
DIH + 5 + 10 多謝分享
Waiyin12 + 3 + 10 大師級作品,我都想搭 A220!
HZ8186 + 3 + 10 多謝分享
sunhoo + 2 + 10 多謝分享
yuenpo + 2 + 10 多謝分享
clivetock + 3 + 10 多謝分享
Fuk19805 + 4 + 10 A220!

查看全部評分

fb.com/scientisthk2usa/
Fuk19805 發表於 2024-5-27 02:0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弟一直FF A220會certify轉返CFMI LEAP系列引擎,可惜Airbus好似冇呢個打算,而737MAX同C919呢2款令人懷疑嘅機款反而賭啱咗唔用PW1000,實在令人覺得不值,另外評價唔錯嘅E jets後代都係衰喺PW手中。A220呢種layout完勝A318 A319,性能又好,難怪都打低Airbus親生仔A319neo
yuenpo 發表於 2024-5-27 13:07 | 顯示全部樓層
恭喜你再坐到 C-Series/A220

加航不是因為航程短而沒有派餐,而是加航在北美線只提供飲品,小食要付錢才有

可參考之前小弟的飛行報告

評分

參與人數 2aPower +2 HugeC +4 收起 理由
HZ8186 + 1 + 1 多謝分享
S3BL100 + 1 + 3 係喎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S3BL100 發表於 2024-5-27 21:2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Fuk19805 發表於 2024-5-27 02:04
小弟一直FF A220會certify轉返CFMI LEAP系列引擎,可惜Airbus好似冇呢個打算,而737MAX同C919呢2款令人懷疑 ...

其實 Airbus 上年已經放風可能會加 CFM LEAP 呢個選項,但睇怕都係會同 A220-500 一齊推出

https://www.aerotime.aero/articl ... the-airbus-a220-500

始終而家咁多間航空公司閒閒地要將機隊入面 1/4 A220 停飛等件,真係唔多掂

好彩 Airbus 自己 A320neo 系本身都有兩個 engine options。如果有朝一日 A220-500 真係推出,睇怕都會搶左自己 A320neo 唔少生意。但除左引擎之外,佢地要行呢一步之前,首先都要增產,好似話今年 A220 交付已經比原先計劃滯後唔少

100-130 座巿場唔大但點都會有需求,暫時睇 A220 前景都好過 E2 既,始終前者有一眾藍籌航空公司加持,營運商數目同服役航機數目去到咁上下就可以確保全球零件供應同支援網絡唔會差得去邊。而且 A220 仲有空間拉長但 E195-E2 已經差唔多去到物理極限,最好笑係 Embraer 自己造左隻 E175-E2 但因為唔符合巿場要求所以完全無人買
fb.com/scientisthk2usa/
Fuk19805 發表於 2024-5-27 21:41 | 顯示全部樓層
S3BL100 發表於 2024-5-27 21:29
其實 Airbus 上年已經放風可能會加 CFM LEAP 呢個選項,但睇怕都係會同 A220-500 一齊推出

https://www. ...

反而有啲好奇係50-70座究竟有咩代替,CRJ同ERJ都已經停產,可能到時E175-E2會好景少少

同埋E195-E2個MTOW同wingspan已經係大到傻咗,完全過晒Regional Jet嘅規格,有啲航空公司索性泵大上A220/A320neo,反正用E195-E2都慳唔到幾多錢,用大機就用得靈活啲;A220-100另一樣吃香係可以用嚟飛London City LCY,完美替代ERJ170、190
IG: mhlam307_photospam
 樓主| S3BL100 發表於 2024-5-27 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24-5-27 22:20 編輯
Fuk19805 發表於 2024-5-27 21:41
反而有啲好奇係50-70座究竟有咩代替,CRJ同ERJ都已經停產,可能到時E175-E2會好景少少

同埋E195-E2個MTO ...

50-70 座應該無架啦,尤其是 50 座以今時今日經營環境始終好難回本。睇返美國三大,呢幾年都裁減緊 single-class 50 座機隊,直接用 76 座取代,同時 UA 就改裝 CRJ-700 變 CRJ-550(遲下 DL 都會有),唔夠客就減班,再唔夠客就索性摺線算

CRJ 已停產但 1st gen E-jet 仲未,仲有大把訂單未交付。講開 E175-E2 就好笑,Embraer 明知 76 座最大巿場係美國,唔了解下人地巿場需要咩、唔評估下三大航空公司同工會之間 scope clause 協議有幾多機會放寛,就走去造左隻 MTOW 比起 scope clause 限制超重左 12,000 lbs 既 E175-E2 出來,自然無人買 如果 E175-E2 想賣得出,睇怕都要砍掉重練 但減完重就變跛腳鴨,性能唔會好得過 E175-E1,於是大家咪繼續買 E1 囉

咁其實 E190/195-E2 以美國標準已經要用 mainline 員工去飛,貴過 regional 唔少;但反正 A220-100 都係同級,倒不如用 A220 去飛,至少仲有空間加大,尤其是 A220-100/300 運作成本唔差得遠

同埋就算美國,都唔係間間航空公司有空間容納 A220,始終多一款機型又多左固定成本。DL 買 A220 係為左取代 CRJ-900 / E175,再用 CRJ-900 / E175 代 50 座,況且佢自己個航線網絡又真係比較多航線岩用;JetBlue 買 A220 係直接代 E190。但去到 UA 同 AA,佢地自己本身都大把 A319,UA 仲有成堆 737-700,所以佢地 76 座唔夠載,都係直接拎架 132 座 A319 取代就算,再用 737-800 或者新訂 737-8 MAX 代 A319 / 737-700。如果想 A220 喺美國搵到更多用家,睇怕都要等 A220-500 推出先得

評分

參與人數 2aPower +4 HugeC +20 收起 理由
Waiyin12 + 2 + 10 多謝分享
yuenpo + 2 + 10 精闢見解

查看全部評分

fb.com/scientisthk2usa/
Waiyin12 發表於 2024-5-30 01:1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S3BL100 發表於 2024-5-27 22:18
50-70 座應該無架啦,尤其是 50 座以今時今日經營環境始終好難回本。睇返美國三大,呢幾年都裁減緊 single ...

“近年不事創新、出產劣質客機的波音”
見到呢句第一反應係笑咗出嚟、相當貼切,但諗深一層其實係好大鑊 ://

不設任何真人駐守的櫃台,聽落行得好前,但連閘口都無人當值,唔知會點樣處理行李過重、gate check 甚至有乘客落錯登機橋等事件?

A220-100 客量同 A318 相若,但 A318 應該無後繼者;A220-300 同 A319 neo 同級(亦如樓上所講,令後者銷量似乎欠佳);如果將來有 A220-500,應該會同 A320 neo 重疊?

LH group 旗下三大暫時得 LX 有 A220,母公可 LH 同 OS 都未有;喺歐洲想搭 A220 系列,SWISS 同 airBaltic 應該會較容易做到
Waiyin12 發表於 2024-5-30 01:2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Fuk19805 發表於 2024-5-27 21:41
反而有啲好奇係50-70座究竟有咩代替,CRJ同ERJ都已經停產,可能到時E175-E2會好景少少

同埋E195-E2個MTO ...

用 A220-100 飛 LCY,暫時諗到 SWISS 同 ITA Airways,反而主場 BA Cityflyer 仲有清一色 E190,A318 退役後都無聽過會有咩 replacement

ex-LCY 本身定位相當 premium,規格亦好似一個 regional airport,capacity 唔夠咪只做最 top notch 的乘客,淨低用 LHR / LGW 處理
 樓主| S3BL100 發表於 2024-5-30 05:50 | 顯示全部樓層
Waiyin12 發表於 2024-5-30 01:12
“近年不事創新、出產劣質客機的波音”
見到呢句第一反應係笑咗出嚟、相當貼切,但諗深一層其實係好大鑊  ...

登機程序進行期間登機閘係會有 gate agent 當值,我果日喺 F12 搵唔到人好可能係因為距離估計登機時間仲有成粒鐘

不過 UA 喺成個 ORD 都無真人 customer service agents 就真係過份左少少,當然如果好似 AA 水平就有無都無分別

另外,rule of thumb 係舊 frame 每換新一代引擎,optimal size 就會長多一格,所以 A320 系由 ceo 變 neo,optimal length 已經由 A320 size 變左 A321,亦因此本身已經唔賣得好多架既 A318 去到 neo 無直接後繼者。同理 737 咁多代 optimal size 一路由最初 -200 變成 classic -300,再變 NG -800,而家 MAX 8 仲有得玩係因為果個 size 仲有巿場而且 MAX 8 比 A320neo 坐多兩行、成本效益贏對手;但數返 737NG,-600 都係唔賣得出,去到 MAX 就連 MAX 7 都要拉長少少

不過根本唔會有航空公司真係換新一代飛機同時玩同等容量一換一,始終巿場條件會變,短途線窄體機過去 20-30 年全世界都係 upgauge 緊就真
fb.com/scientisthk2usa/
yuenpo 發表於 2024-5-30 15:3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S3BL100 發表於 2024-5-29 13:50
登機程序進行期間登機閘係會有 gate agent 當值,我果日喺 F12 搵唔到人好可能係因為距離估計登機時間仲有 ...

UA 近年在線上的功能做得很前,才有本錢搞無晒現場 CS,畢竟現在請人難
現在 UA App 已做到航班取消幫你改去第二班機,並且放餐券和酒店券

不過在特殊情況下無真人協助又係未免走得太前,令人感到無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4-6-18 0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