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C) Transport 交通討論區 航空(C2) 龍年亞洲行 (1):KE 747-8i ATL-ICN (多圖+片)
開啟左側

[飛行報告] 龍年亞洲行 (1):KE 747-8i ATL-ICN (多圖+片)

  [複製鏈接]
S3BL100 發表於 2024-10-10 13: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24-10-10 13:56 編輯

很久沒有試過如此大型行程了,也實在為這次行程感到相當興奮。這趟龍年亞洲之旅,全然是因為到新加坡出差的機會,才得以成行。

事緣這幾個星期,接連有好幾個與我工作範疇的國際性會議,在全球不同角落召開,當中兩個在歐洲、一個在亞洲。因為時間與資源有限的緣故,只能三擇其一參加。當我知道其中一個會議在新加坡召開,反正我們的團隊肯定派人前往,就積極爭取了。雖然歐洲有一些很吸引我的地方,但平常自己前往歐洲,比起前往亞洲容易不少,也便宜許多。反正以前長大的時候,因為家裡餘裕不多,香港人經常到訪的東南亞國家,我就是從來沒有踏足過。難得可以因着出差而踏足新加坡,著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而且母親一直以來的願望之一是可以到東南亞旅遊,這次正好可以滿足願望。以我有限的時間來說,要全數到訪香港人最愛的熱點,也著實不容易;但當中挑選兩個國家,絕對是可以的。況且十月份是母親的生日,自從我當年到美國升學然後留下,我們一起慶祝生日的機會也寥寥可數,這次也肯定要把握機會。於是也就安排我抵達新加坡後翌日,母親乘坐新航從香港前來了。

這次從美國到新加坡,漫長的旅程,乘坐的當然是大韓航空;為滿足美國方面的要求,機票透過 Delta Air Lines 購買。長期追看小弟飛行報告的讀者,大概都知道我對大韓航空有著一種特別的情意結。KE 是我當年讀書時代,往來美國與香港的首選,甚至為我帶來歷年以來最難忘的一次飛行體驗。但出來工作以後,搬到內陸地區,而當年美國與香港之間的直航選擇增加,價錢也變得更相宜,加上因為種種原因,前往香港以至亞洲的機會愈來愈少,屈指一算,原來我已經足足七年沒有坐過 KE 了。

上一次坐 KE,坐的是他們的神獸 Boeing 747-8i;闊別七年後再次乘坐,坐的也是 Boeing 747-8i,這也是我挑選 KE 的眾多原因之一。Boeing 747-8i 這款最後的四引擎客機,相信也不必多作介紹,高峰期時全球只得 Lufthansa、中国国航與 KE 合共 36 架投放常規載客服務。很幸運先前坐過 Lufthansa 與 KE 的各一次;KE 曾經一度營運 10 架 747-8i,早前已宣布會出售五架予美國空軍,當中一架已交付、一架準備交付,再連同數年前改裝作南韓總統專機的一架,今天只剩下七架仍然營運。

幸而往來亞特蘭大與首爾仁川的航線,暫時仍固定使用 747-8i 執飛。由於亞特蘭大有不少韓裔移民聚居,這條航線由來已久,KE 今天是唯一來往亞特蘭大的東亞航空公司。自從 KE 與 DL 數年前達成聯營協議、深化合作關係後,這條 Skyteam hub-to-hub route 氣勢如虹,今天竟可提供每天三班直航。當然,對於航空迷來說,KE 的 747-8i 無論如何肯定遠比 DL 的兩班 A350-900 更吸引。

10/8/2024
Knoxville McGhee Tyson Airport (TYS) -> 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 (ATL)
Delta Connection operated by Endeavor Air / DL5279
Bombardier CRJ-900ER / N927XJ
08:37 - 09:48, 1 h 11 m

行程當然從住家所在的 Knoxville, TN 開始。因為接駁亞特蘭大的航線坐過無數次,這部分從簡。

PXL_20241008_105705115.jpg
為了之後接駁 ATL-ICN 的 KE 747-8i 無誤,特意挑選早一班 TYS-ATL,早上不到七點就來到機場,天還未亮

PXL_20241008_112237982.jpg
相隔三月再次飛行,TYS 登機閘已換上全新的 LCD 航班資訊顯示屏,取代原來的老舊 CRT

PXL_20241008_121331649.MP.jpg
DL CRJ-900 的頭等艙,跟美國其餘幾大航空公司的支線客機一樣,採用 1+2 座位排列

PXL_20241008_121403610.MP.jpg
幸運被升艙到 Comfort Plus

PXL_20241008_121613492.jpg
空間比起普通經濟艙稍闊

PXL_20241008_124534294.jpg
起飛了

PXL_20241008_132245013.jpg
才半小時航程,未幾就降落全球使用人次最高的亞特蘭大機場了。幾架 Delta 的廣體機正在旁邊的停機坪休息

PXL_20241008_140855377.jpg
之後來到 Concourse D,登機閘仍被另一飛機佔用,等了十幾分鐘,才臨時決定轉換另一個登機閘落客;又因為那個登機閘未有地勤人員當值,又再待了十多分鐘才能落機,前後浪費了差不多半小時。也許這正正是人手短缺的寫照。

PXL_20241008_141107098.jpg
剛才坐的 N927XJ,是一架 16 年機齡的 CRJ-900

PXL_20241008_142118668.MP.jpg
之後坐地底的無人駕駛列車,前往 Concourse F 轉乘大韓航空前往首爾航班

---

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 (ATL) -> Inche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ICN)
Korean Air / KE36
Boeing 747-8B5 / HL7637
12:30 - 16:50 (+1), 15 h 20 m

PXL_20241008_142518386.jpg

PXL_20241008_142546728.MP.jpg

PXL_20241008_142640308.jpg
Concourse F 主要供國際航線使用,也是亞特蘭大機場最開揚、建築設計最現代化的大堂

PXL_20241008_143201296.jpg
今天乘坐的航班,使用 Concourse F 一端的 F1 登機閘。從玻璃幕牆可見,執飛今天航班的 747-8i 已經準時從首爾仁川抵達

PXL_20241008_143226245.jpg
韓國以至亞洲人也許真的很喜歡坐長途航機的時候免稅購物

PXL_20241008_143236441.jpg
這個航班雖然是使用大韓的飛機執飛,但實際上是 KE 與 DL 聯營 (joint venture) 的航班,比起普通的代碼共享更進一步。登機閘同時有 KE 與 DL 的地勤人員

PXL_20241008_152119480.jpg
候機區幾近坐滿,逾半是亞裔人,當中又以韓裔佔多

PXL_20241008_152420749.jpg
因為外面陽光普照,落地玻璃反光,加上柱位的緣故,這已經是效果最好的一張照片。2016 年交付的 HL7637 在 KE 當年購買十架全新 747-8i 當中排行第六。雖然 747-8i 不是甚麼老舊的產品,但 2024 年的今天,還有機會乘坐 747 系列,機會也是相當難得,令人相當期待。

PXL_20241008_153940388.jpg
登機閘的指示牌同時以英文與韓文顯示航班資訊

PXL_20241008_160234148.jpg
747-8i 機頭的頭等艙

PXL_20241008_160251370.MP.jpg
下層 2+2+2 排列的商務艙

PXL_20241008_160305506.jpg
通往上層商務艙的樓梯

PXL_20241008_160340607.jpg
中段經濟艙

PXL_20241008_160355026.jpg
我的座位 43K 一人獨佔兩個窗口,很好

PXL_20241008_160652865.MP.jpg
KE 未有一如許多航空公司設有特選經濟艙,甚至 Y+ 與 Y 也沒有區分開來。但就算是普通 Y,座椅之間的間距也是相當充裕。加上 747 的確比 777 更具空間感,舒適度與 UA、AA 這些使用 3-4-3 座位配置的 777 執飛亞洲航線的航空公司,也實在不能同日而語。

PXL_20241008_160715402.jpg
登機時每個預訂了的經濟艙座位已擺放 amenity kit

PXL_20241008_160726287.jpg

PXL_20241008_160819034.jpg
747-8 的 safety card

PXL_20241008_161845782.jpg
對比起上次乘坐,這次 747-8i 的 AVOD 系統介面似乎換了新的版本,配色更具時代感

PXL_20241008_162250993.jpg
KE 的 inflight magazine 叫作 Morning Calm,這個年代美國似乎沒有甚麼航空公司提供雜誌了

PXL_20241008_162329127.jpg
KE 與 DL 數年前開始深化合作關係,聯營跨太平洋航線,雜誌裡面亦有提及

PXL_20241008_162350763.jpg
KE 對比起美國不少航空公司比較落後的,是機隊裡面裝設 wifi 設備的客機不多,因此很多長途線仍未有 wifi 服務提供,更遑論免費 wifi 了

PXL_20241008_162400921.jpg
這個年代還會有系統地闡述航班飛行期間,甚麼時候會有餐膳提供,透明度值得一讚

PXL_20241008_162447437.jpg

PXL_20241008_162510477.jpg
KE 的航線圖

PXL_20241008_162655970.jpg
前兩天最後一次參考座位圖的時候,旁邊 43J 沒有人,但 43H 是有乘客的。不知道是否 no-show,結果我一人獨佔三個座位,可以自製 flat bed 了,很好

PXL_20241008_162751599.jpg
Pushback 準備展開十五小時的旅程了

PXL_20241008_163204079.jpg

PXL_20241008_163222899.jpg
換上新介面的 AVOD,內容相當豐富,也很容易操控

PXL_20241008_163629390.jpg

PXL_20241008_163640926.jpg

PXL_20241008_163655773.jpg
飛行地圖功能繁多,也很具動感

影片:Korean Air 747-8i HL7637 從亞特蘭大起飛
https://youtube.com/shorts/5daR0jppKUI

PXL_20241008_164716475.jpg
起飛了,十五小時的四引擎旅程正式展開!

PXL_20241008_164843922.jpg
這是登機橋派的耳塞,質量其實不錯。但以前是派耳筒的,不知道是否要削減成本?

PXL_20241008_164949496.jpg

PXL_20241008_165023021.jpg

PXL_20241008_165046842.jpg

PXL_20241008_165317409.jpg
可能因為很多不是韓裔的乘客不曉得怎樣吃韓式飛機餐,AVOD 其中一部分內容就是介紹 KE 各款可能找到的韓國美食,解說裡面的成份,還有該怎樣吃

PXL_20241008_165922736.MP.jpg
這是十五小時航程期間,我收看的第一套紀錄片。之後又看了一些飲食節目與一套卡通片

PXL_20241008_170008725.jpg
打開 amenity kit,找到一對布拖鞋、牙刷與牙膏。近年坐過 UA 與 AA 往來亞洲的長途航線,這方面的招待差了不少。KE 今天仍提供這些用品,值得一讚。尤其是坐十幾個小時的長途線,時刻保持清新,是很重要的。

PXL_20241008_174529819.jpg
久違的韓式拌飯 bibimbap 終於上場了!這些年以來,這肯定是我最喜愛的飛機餐之一,味道跟口感跟回憶裡面的沒有兩樣。But if you think this is the best meal I've had on this trip, wait till you see their meal service on my next flight.

PXL_20241008_181736276.MP.jpg
機尾的洗手間,空間感比起一般的 777 洗手間略佳

PXL_20241008_181819477.MP.jpg
從機尾拍攝機艙,目測經濟艙乘載率約七成。留意最後幾排因為 747 機身向尾端收窄的緣故,從前面的 3-4-3 變成 2-4-2 排列

PXL_20241008_182943835.jpg
午餐過後,機艙亮起了黃色的 mood lighting

PXL_20241008_201526054.MP.jpg
之後機艙慢慢變成漆黑一片,機組人員指示乘客把窗簾拉下來,實際整個航程期間,外面都是白天

PXL_20241009_002345220.jpg

PXL_20241009_002642992.jpg
待小吃時間,mood lighting 又慢慢亮起

PXL_20241009_002805577.MP.jpg

PXL_20241009_002942683.jpg
每位乘客派一件如此的 cheese pocket

PXL_20241009_003318522.jpg
另加飲料

PXL_20241009_022655389.jpg
航程機間,galley 位置擺放多款小吃,讓乘客自取。三文治雖然也不是甚麼很出眾的東西,但出奇的不錯,味道與口感俱全,至少不是去年坐 UA 從三藩巿到香港期間提供、那些可以形容作 revolting 的東西。

PXL_20241009_023319352.jpg

PXL_20241009_023735480.jpg
銀色包裝的原來是薯片。韓國的薯片與 custard cake 都比起美國的更清新,好太多了

PXL_20241009_052846699.jpg
第二個正餐沒有韓式食品提供,我選了這個牛肉蛋炒飯(另一選擇是 tomato pasta)。牛肉質感比較粗糙與乾硬,但味道還不錯

PXL_20241009_071327117.jpg

PXL_20241009_071338514.jpg

PXL_20241009_072052032.jpg
來到日本上空,還有一小時就降落了

PXL_20241009_072304340.jpg
才二十歲的韓國鋼琴家 Yunchan Lim 自從兩年前贏了 Van Cliburn 國際鋼琴大賽後名揚四海,我很幸運兩年前在 Fort Worth, TX 親身看過他決賽那次極其震撼與感動人心、讓他一舉成名的 Rach 3 驚世演出。作為韓國之光,KE 的 AVOD 裡面順理成章能找到他的錄音。在飛機上面聽音樂,雖然引擎聲添加了一些背景雜音,但因為心無旁騖,反而更能聽那些 nuances。Yunchan Lim 這套 Chopin Etudes,也著實有太多令人驚喜之處,找到不少以前從來沒有留意的東西。

PXL_20241009_075452771.jpg

PXL_20241009_075835463.jpg

PXL_20241009_075902067.jpg
見到不少高樓大廈,也意味著已經來到首爾地區附近上空,一次難能可貴的四引擎 747 之旅也來到尾聲

PXL_20241009_080053549.MP.jpg
來到 ICN 上空,畫面右下角的是新建的 Terminal 2,也是 Korean Air 與一眾 Skyteam 成員航空公司的基地。我們要往西面轉一個圈再降落

PXL_20241009_080228836.jpg
ICN 距離南北韓邊境不遠,遠方的陸地相信是北韓的範圍。民主與獨裁,往往只是一線之差

PXL_20241009_081110086.jpg

PXL_20241009_081126328.jpg
透過機頭的相機觀看飛機降落仁川機場

PXL_20241009_081134961.jpg
即將著陸了!

影片:Korean Air 747-8i HL7637 降落仁川機場
https://youtube.com/shorts/WQ89OgN9av0

PXL_20241009_081615876.jpg
來到 Terminal 2 一端準備停泊

PXL_20241009_082820260.jpg

PXL_20241009_082934666.jpg

PXL_20241009_083000914.MP.jpg
3-4-3 排列的 747-8i 經濟艙座椅

PXL_20241009_083032923.jpg
下層商務艙座椅 2-2-2 排列,靠窗的兩邊雙座椅錯位排列,來確保所有乘客都能享用 direct aisle access

PXL_20241009_083215845.jpg

PXL_20241009_083307137.jpg
我們的泊位在 Terminal 2 一端,這已經是入境層能拍攝到的最佳角度了

PXL_20241009_083238444.jpg

PXL_20241009_083422438.jpg
相隔七年後,再次踏足仁川機場。上次還是使用 Terminal 1,今天一眾 Skyteam 航空公司已經搬到後來啟用的 Terminal 2

PXL_20241009_084101272.jpg
轉機乘客需要從這裡進去,再通過簡單安檢

PXL_20241009_084205204.jpg
本來有六小時四十分轉機時間,考慮過入境韓國,然後到巿中心附近的夜巿找吃的。但今天不知何故,明明航班的 block time 是 15 小時 20 分,實際 wheels up 到 wheels down 用了足足 15 小時 30 分,破了整個星期的紀錄。不知道是否 KE 預留時間緩衝不多,總之明明準時起飛,結果也遲了差不多半小時才降落。自忖時間不足,於是打消入境的念頭,直接前往轉機就是了。

---

雖然是我歷來坐過航程時間最長的航班,但因為舒適度不俗、服務水準不錯,而且是本來就相當罕見的機種,絲毫不覺得痛苦。無論噪音還是舒適程度,747-8i 皆肯定比起數目氾濫載客量相近的 3-4-3 座椅排列的 777-300ER 優勝。雖然不是經典的 747-400,但畢竟機會難求;就算是比較年青的 747-8i,因緣際會,能夠找到機會乘坐,在展開一個重要旅程之際,造就又一次難忘飛行體驗,也是相當幸運。航空公司紛紛棄用四引擎飛機,747-8i 不受航空公司歡迎,甚至乎 747 今天已經全線停產,原因不難理解;不合時宜的產物,只能被時代巨輪淘汰。但 747 的個性與氣勢,肯定是更新穎與先進客機無法取代的。

(待續)

===

昔日飛行報告精選:
(按:部分早期飛行報告,因相片伺服器問題,在香港地區觀看,或只能顯示縮圖。請自行於新視窗開啟圖片並按滑鼠左鍵放大圖片,或使用 VPN 並自行設定地區為香港以外觀看)

2024
[C Series 體驗] DL 739+223 TYS-ATL-SBA
[C Series 體驗] AC 223 + UA CR7 YYZ-ORD-TYS
[超低載 RJ] UA 739+CR5 F MSP-ORD-TYS
回鄉記 (4):Brooklands Museum 拜見英製飛機
回鄉記 (3):VS A350-1000 LHR-ATL
回鄉記 (1):DL 神獸 767-400ER ATL-LHR

2023
[候補成功] 33.5 歲 DL 757 ATL-MSY
美麗新香港之旅 (4):機長榮休了 UA 77E+E45 NRT-IAH-TYS
美麗新香港之旅 (3):重獲自由 ANA 767-300ER HKG-NRT
美麗新香港之旅 (2):UA877 77W 黑暗旅程 SFO-HKG
美麗新香港之旅 (1):UA CRJ+752 TYS-ORD-SFO
[首嘗 C Series] Delta A220-100 夢幻之旅 BOS-RDU
初嘗 A320neo 系:DL A321neo ATL-BOS
[NL] Aviodrome 尋訪 KLM Fokker 100 與 747-200
在機上病倒:UA 77E+E45 SFO-IAD-TYS
初代 777:UA CRJ+772 (non-ER) TYS-ORD-LAS
[疫後首出國 回程] UA 77W+E45 BRU-IAD-TYS
[疫後首出國] UA E45+77E Y+ TYS-IAH-AMS

2022
飛行鉛筆:DL 752+CRJ MSY-ATL-TYS
全球最後 A320ceo 系:DL CR9+321 TYS-ATL-ABQ
飛行鉛筆 UA 753+319 ORD-DEN-ABQ
[疫後首廣體機] UA 77E Premium Plus DEN-ORD

2021
錯過航班、航班取消、行李走散:AA LGA-DFW-ABQ
AA 低載版 A321 LAX-JFK + 貴賓室遊記
[疫後首行] 四續麥道情緣 (2):DL 321+717 ABQ-ATL-TYS

2020
Delta MD-90 + A321 MKE-ATL-ABQ
[Atlanta, GA, US] Delta Flight Museum: 從 DC-3 到 747
再次踏上麥道旅途:Delta A321 + MD-88 ABQ-ATL-MKE

2019
飛行鉛筆與短小精悍 UA 753+E45 BOS-DEN-SAF
再續麥道情緣:DL MD-88 (32.5 y/o) ATL-STL
2019 歐洲行 (4):初嘗 LH A359 MUC-DEN
2019 歐洲行 (3):Technik Museum Speyer
2019 歐洲行 (1):首嘗 767-400 UA IAD-BCN
四續麥道情緣:Delta 717 + 738 DTW-MSP-ABQ
三續麥道情緣:Delta 739+MD90 ABQ-ATL-DTW

2018
2018 歐洲三國之旅 (5): Lufthansa 尋覓 744 的餘暉
2018 歐洲三國之旅 (3): 在圖盧茲尋找 A380 及和諧機
2018 歐洲三國之旅 (2): Iberia Regional CRJ-1000 Madrid->Toulouse
2018 歐洲三國之旅 (1): 坐加航 787 經多倫多到馬德里
(試新相機) AA 半空載 77W LAX-HKG

2017
AA 738 + 機隊內僅餘 MD-82 之一 ABQ-DFW-MSY
Lufthansa A346 + United B738 MUC-DEN-ABQ
首試螺旋漿機:Air Corsica ATR72 Ajaccio-Nice
Air Corsica A320 Paris Orly -> Ajaccio
第一次搭 787:UA 739+789 ABQ-DEN-IAD-CDG
Long way home: WN 73G + KE 388/748 ABQ-LAX-ICN-HKG

2016
American Airlines 77W+CRJ LHR-DFW-SAF
AA CRJ + BA 744 SAF-DFW-LHR

2015
American Airlines MD-83/738 ABQ-DFW-DCA
Korean Air A380/A333 LAX-ICN-HKG
Lufthansa A346 MUC-LAX
Lufthansa 747-8i/A321 LAX-FRA-TXL
United Express CRJ scenic flights SBA-SFO
四天時間,四程 Southwest,三款 737

2014
Delta 國際線 config 767 JFK-LAX

2012
老而彌堅的Delta 767/DC-9 LAX-Atlanta-Charlotte

2011
Korean Air LAX-ICN-HKG 77W + A380首航日

2010
2010西雅圖之旅 飛機篇(3):Boeing Everett Factory
2010西雅圖之旅 飛機篇(2):Museum of Flight at Boeing Field

評分

參與人數 8aPower +22 HugeC +79 收起 理由
Bismarck + 1 + 10 大師級作品
vilo + 1 + 10 大師級作品
HZ8186 + 3 + 10 多謝分享
DIH + 5 + 10 大師級作品
yuenpo + 2 + 10 多謝分享
Waiyin12 + 3 + 9 經典相片
s3n370 + 4 + 10 多謝分享
clivetock + 3 + 10 大師級作品

查看全部評分

fb.com/scientisthk2usa/
clivetock 發表於 2024-10-10 20: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livetock 於 2024-10-10 20:36 編輯

IFE 個介面同我4月搭時候唔同,看來係最近更新過或者 KE 有幾款唔同 IFE(舊款 cabin 係另一款 IFE)


牛肉蛋炒飯我諗都算韓式料理?

Waiyin12 發表於 2024-10-11 09:4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KE 嘅餐飲出品望落好正,客艙亦都相當新淨,同樣係 747-8,LH 的 product 似乎比較老舊一點

今時今日長途機有供應 amenity kit 都算係加分位;我上年夏天搭同公司 HKG-ICN 係掛頭式耳機,似乎呢一年間有所改變(我估有可能係配合 KE 增設 PEY 客艙,要拉開兩者服務差異?

美國飛新加坡選擇應該唔少,KE 服務固然有保證,但唔知樓主有無考慮過其他同樣高質的航空公司,例如搭 JL 經 DFW、HND(有全新 A35K,亦係 AA JV partner),或者去 EWR 搭 SQ A359 ULR 直航(體驗全球最長航班),或者同時去埋歐洲做 round the Earth ?
AV115 發表於 2024-10-11 16:3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Waiyin12 發表於 2024-10-11 09:43
KE 嘅餐飲出品望落好正,客艙亦都相當新淨,同樣係 747-8,LH 的 product 似乎比較老舊一點

今時今日長途 ...

認識樓主當然知佢一定會揀神獸 > 新機(我都會咁揀)

Round the world 由美洲去東南亞唔係好化算(不論時間定金錢)。真正有趣嘅可能只有LH 744 / 343 + LH 346,但咁樣要轉多一兩程機起碼

評分

參與人數 1aPower +2 HugeC +10 收起 理由
yuenpo + 2 + 10 英雄所見略同

查看全部評分

Fuk19805 發表於 2024-10-11 17:04 | 顯示全部樓層
AV115 發表於 2024-10-11 16:38
認識樓主當然知佢一定會揀神獸 > 新機(我都會咁揀)

Round the world 由美洲去東南亞唔係好化算(不論 ...

睇開樓主report都知樓主對KE情有獨鍾,再加埋樓主上次喺我個SIN report 詳細問我關於SIN T4都估到樓主要搭KE嚟亞洲
嗰時ICN-SIN係用748,唔知樓主係咪都係坐748 有KE又有748,樓主一定即刻殺佢

Anyway,部機啲色用返企業色當然符合branding,但係個商務艙配色都稍微核突,再加埋2-2-2其實就比較輸蝕囉,雖然佢都係全艙direct aisle access,但係觀感上唔會夠其他transpacific優秀 另外個bibimbap顏色上好似有啲唔夠靚,會唔會ICN親自上餐再靚些少
IG: mhlam307_transport
clivetock 發表於 2024-10-11 18: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livetock 於 2024-10-11 18:05 編輯
Fuk19805 發表於 2024-10-11 17:04
睇開樓主report都知樓主對KE情有獨鍾,再加埋樓主上次喺我個SIN report 詳細問我關於SIN T4都估到樓主要 ...

KE 最新 78X 個 product 就真係好好多


2-2-2 都有 direct aisle access 其實唔算差,只係同反魚骨/staggered 1-2-1 比大家鐘意後者多啲,我自己就覺得各有千秋

之前傳過 KE 78X 會有 PEY 但依家都未見有,唔知係咪要等到收 A350 先有



 樓主| S3BL100 發表於 2024-10-11 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clivetock 發表於 2024-10-10 20:24
IFE 個介面同我4月搭時候唔同,看來係最近更新過或者 KE 有幾款唔同 IFE(舊款 cabin 係另一款 IFE)

睇返師兄相片,雖然個介面有唔同,但配色幾似,至少唔係而家呢代同十年前果代介面分別,我懷疑只係小幅度更新,或者因為 screen size 唔同而令介面外觀有分別

牛肉炒飯原來係 Mongolian beef,佢地當係 Chinese 而唔係 Korean 不過我可以講食落去完全唔似 Mongolian beef

Screenshot 2024-10-11 at 9.20.37 AM.png

https://www.koreanair.com/plan-y ... ce/meal/search-menu






fb.com/scientisthk2usa/
 樓主| S3BL100 發表於 2024-10-11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Waiyin12 發表於 2024-10-11 09:43
KE 嘅餐飲出品望落好正,客艙亦都相當新淨,同樣係 747-8,LH 的 product 似乎比較老舊一點

今時今日長途 ...

耳機問題,下次會再講多少少

我地因為係 government contractors,所以原則上出差係必須坐美國航空公司或者佢地 codeshare flights,SQ 因為佢地北美航線無同 UA 或者其他美國航空公司 codeshare 所以自動排除

再者今次個行程都算係幾複雜,來往美國果程我買 open jaw(但買完要畀返買果日淨係去 business location 直接來回 fare quote),所以我要考慮既唔止係去程可以坐到咩野,仲要考慮埋回程坐到乜。UA NH 個 combo 固然已經無乜特別值得坐既航班或者機種,至於 JL AA 其實 JL 767 來住 SIN 係值得一試,不過 NRT/HND split hub 搞到好難夾時間,如果搞到長果程要坐 AA 長途就真係無乜意思,最後都係揀唔落手

於是都係揀返 KE,反正今次見到咁多個選擇之後,都已經無乜太多其他考慮
fb.com/scientisthk2usa/
 樓主| S3BL100 發表於 2024-10-11 21:59 | 顯示全部樓層
AV115 發表於 2024-10-11 16:38
認識樓主當然知佢一定會揀神獸 > 新機(我都會咁揀)

Round the world 由美洲去東南亞唔係好化算(不論 ...

你果然好了解我

咁當然神獸好多時未必係唯一考慮,我仲會諗埋價錢(因為爭太遠就真係好難 justify,even 出差都好)、時間同埋到底有幾難先坐到。例如今年二月去英國果次,我理論上可以來回都坐 DL 767-400ER 但去程已經坐左一次,回程坐 VS 35K 時間比較靚(當日係,而家就唔係)而且我之後要坐 DL 或者 UA 767-400ER 機會點都遠多過 VS 任何機種,反正價錢一樣,所以最後去程 DL 回程 VS,咁就可以同時試埋兩間航空公司

由美洲經歐洲去東南亞,經歐洲時間未必輸幾多,反正我由 TYS 出來,除左極個別亞洲城巿之外點都要轉兩次,經歐洲多數都會係 TYS - IAD/ORD - FRA/MUC - SIN,未必要轉多程。但首先真係要夾到時間坐中 LH 744/343/346,而價錢印象中又真係貴過坐 transpacific 唔少。始終雖然 UA 同 LH 係 JV partner 但 UA 同 NH 個 JV 係覆蓋晒成個東南亞,去 SIN 乘客就算唔推佢地坐 UA SFO-SIN 都一定先推佢地坐 NH 轉機。再加上我今次 book open jaw 要考慮埋回程有咩可以揀,於是又係唔使諗

反正而家要坐 KE 747-8i 都可能愈來愈難

評分

參與人數 1aPower +2 HugeC +10 收起 理由
yuenpo + 2 + 10 英雄所見略同

查看全部評分

fb.com/scientisthk2usa/
 樓主| S3BL100 發表於 2024-10-11 22:1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Fuk19805 發表於 2024-10-11 17:04
睇開樓主report都知樓主對KE情有獨鍾,再加埋樓主上次喺我個SIN report 詳細問我關於SIN T4都估到樓主要 ...

ICN-SIN 本來用 748 果班機,唔記得 10 月 3 日定 4 日開始換走左 748,我由買機票果日開始已經知道 ICN-SIN 係唔會坐到 748 不過反正 ATL-ICN 已經坐左,ICN-SIN 坐下其他野都好

好大機會都係配合 KE 又少隻 748 載客。HL7631(KE 第二隻 748 兼且我七年前坐果隻)9 月 29 日臨時代完 ICN-TPE 來回之後已經無再做過生意,都幾肯定係準備交付美國空軍了

果朝喺亞特蘭大睇住 LSG Sky Chef 上餐,我已經有少少不祥預感 咁當然 bibimbap 再差都差極有限,事實上亦真係唔差,但見佢包裝係用保鮮紙而唔係平時用開膠蓋,又真係差左少少咁囉。根據個人經驗,home base ICN 上餐就一定有返咁上下保證,我可以預告係 ICN-SIN 果一程餐比起 ATL-ICN 又要好唔少

同埋 SIN T4 真係好唔方便

fb.com/scientisthk2usa/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4-30 1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