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
[MY] 龍年亞洲行 鐵路篇 (2):吉隆坡兩日遊 (多圖)
[複製鏈接]
|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24-10-28 11:23 編輯
新加坡的會議完結後,第二天就帶同母親直飛吉隆坡,展開馬來西亞之旅。
我們在吉隆坡逗留了兩天,期間使用過鐵路交通,也曾經使用 Grab 網約車。吉隆坡作為馬來西亞最大城巿,規模比新加坡更大,但公共交通網絡明顯不及新加坡有序。單是鐵路也有好幾組系統與收費模式。出發前徵詢過朋友的意見,他們說反正在馬來西亞坐 Grab 很便宜,而公共交通有未盡完善之處,也要預備需要經常乘坐。來到以後,發現朋友所言非虛。
1. KLIA Transit
吉隆坡國際機場遠離巿區,乘客可以選乘 KLIA Ekspres 特快列車,不停站往來機場與巿區,從 Terminal 1 往吉隆坡中央車站 KL Sentral,車程只需 28 分鐘。另有停站列車 KLIA Transit,全程亦只需 35 分鐘。收費同樣為單程 MYR 55,當然以他們的生活水平來說是相當昂貴。這天來到 Terminal 1 車站,剛走了一班 Ekspres,但隨即有 KLIA Transit 列車到站。反正會比起下一班 Ekspres 更快抵達 KL Sentral,連相片也來不及拍攝就衝上車了。
這天坐中的是 Siemens Desiro 列車,這條「機場快線」另有中国 CRRC 長春車行走
來到終點站 KL Sentral
KL Sentral 人流熙來攘往,是多條城際、近郊與巿內鐵路線交匯站,但各線收費系統並不相通,乘客須出閘再入閘
KL Sentral 車站連接 NU Sentral 大型商場,我們的酒店基本上就在商場上蓋
---
2. LRT Kelana Jaya Line
從酒店房間往外望,KL Sentral 是下面流線型屋頂建築
KJL 是唯一高架橋穿越 KL Sentral 的鐵路線,畫面右下方一列輕鐵列車正在進站
這天參觀過吉隆坡最著名地標 Petronas Towers 後,到旁邊的 KLCC 輕鐵車站乘坐 KJL 前往 Chinatown
車站月台塞滿人
第一班車未能登上,第二班車結果只使用兩卡而非四卡車,乘客要往月台前端跑,結果還是要貼門口,乜都影唔到
來到 Pasar Seni 車站,又是因為人太多,無法拍攝列車
晚上七點的 Chinatown 非常熱鬧
從 Pasar Seni 車站拍攝 Merdaka 118,這是全球第二最高的摩天大樓,樓高 118 層
---
3. KTM Komuter
在吉隆坡的第二天,帶同母親前往北面的著名旅客景點黑風洞 Batu Caves 參觀,從 KL Sentral 坐 KTM Komuter 的 Batu Caves - Pulau Sebang Line 前往
KTM Komuter 的月台位於 KL Sentral 地底
KTM Komuter 使用的 Class 92 列車,由中車株洲製造,2012 年前後交付。列車使用 meter gauge 軌距,以大城巿的通勤鐵路服務來說並不常見
列車內籠,明顯感受到比平常的 standard gauge 列車狹窄
閃燈路線圖
才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就來到 Batu Caves 北面終點站。車費每人 MYR 2.6,以這個距離來說相當便宜。KTM Komuter 接受觸碰式信用卡付款,也方便不少
KTM Class 92 列車的中間第三、四卡被劃作女性專用車廂,見到有男性乘客不太守規矩(但可能是陪伴女性家人)。列車行走期間不時廣播,建議第三、四卡的男性乘客,移玉步往其他車廂
Batu Caves 車站位於室外
車站設計最大敗筆,是明明前往 Batu Caves 的一邊就與其中一個月台相鄰,月台與非收費區竟然也要全面以鐵網相隔,乘客需行樓梯或乘搭扶手電梯往上層出閘,然後再行樓梯或者乘搭電梯往地面,浪費不少時間,也不便老人家
車站外面鐵欄上的猴子。附近有許多猴子,未聞他們會抓人咬人,母親更與猴子合照一幅,但猴子之後就跑了
Batu Caves 入口處的 Murugan statue 相信是最為人熟悉的標記。要走十幾層樓梯前往洞穴,母親不行,我也很可能不行,所以打卡便是了
之後乘坐原線,直接到吉隆坡南面巿郊 Kajang,車程逾一小時
Kajang 車站是地鐵 MRT Kajang Line 與 KTM 交匯車站,車站建築頗為新淨
來 Kajang 的主要原因是到訪這家著名 food YouTuber Mark Wiens 大力推介的 smoked duck curry (Itik Salai Masthar Medan Selera Adikku),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看過網上推介,至少好幾位 YouTubers 都說他們的 smoked duck curry 值得專程飛往吉隆坡一趟。吃了以後覺得有點兒 overrated,但也真的十分美味,鴨烤得很香
---
4. MRT Kajang Line
這條肯定是我坐過的鐵路線當中,觀感最佳的一條。
之後因為來吃飯途中坐的 Grab,車廂裡面有尿味,相當難受,為免回程碰到同樣不佳的汽車,臨時變陣,坐 Grab 直接回到 Kajang 車站便是,而不是直接坐 Grab 到下一個目的地,反正如此可以省下不少車費。也因為這個原因,這次坐多了兩條鐵路線。
從通往 MRT KGL 的扶手電梯回望車站月台。MRT 跟 KTM 是兩個不同收費系統,收費區互不相通。這條線 2016 年才通車,當中 Kajang 段更是 2017 年才通車,望上去當然很現代化。
KGL 使用的四卡列車,由 Siemens 與中車南京浦鎮合作生產;車站月台設有幕門
列車內籠也是很現代化,視覺上很舒服
KGL 列車無人駕駛,不設駕駛室,乘客可以從車頭與車尾觀看前後景色
Kajang 是 KGL 的南面終點站,路軌末端盡收眼底
列車報站屏幕
一些扶手柱使用藍色
沿線路軌
從車尾觀看反方向往 Kajang 的列車
側式月台車站
來到 Maluri 車站
Maluri 車站的 KGL 部分位於地底
---
5. LRT Ampang and Sri Petaling Lines
之後沿著這條收費區內通道,前往 Maluri 車站 的 LRT Ampang Line 部分
回望剛才 MRT Kajang Line 部分的建築
窗外可見一些巿區建築有點兒破舊
來到 LRT AGL 部分,收費區內設有攤檔
LRT 部分的大堂
LRT Ampang Line 月台
LRT Ampang Line 與 Sri Petaling Line 使用中車株洲建造的 LRV 輕鐵列車
這批列䡒雖然 2016 年才開始行走,但感覺上遠比 MRT KGL 使用、年期相若的列車殘舊,設備也沒有那麼先進。如果不是之後上網查資料,還以為這批車已經行走至少十五年
來到 PWTC 車站,Ampang Line 與 Sri Petaling Line 共用路軌與月台
我們落車後才不到兩分鐘,後面 Sir Petaling Line 的同款列車就進站上落客
PWTC 車站大堂
來這兒主要是為了看看著名的 Chow Kit Market 到底是甚麼樣子。這個巿集的確有很多本地特色土產,但乾淨程度跟外邊的街道一樣,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
6. Monorel
吉隆坡還有一條極具特色的單軌鐵路 Monorel,但可惜沒有坐過(實際是因為到過 Chow Kit Market 後,母親太累而且太熱,索性召 Grab 回酒店)。原來 Monorel 的一端終點站就在酒店下面 NU Sentral 商場的另一端,於是趁傍晚前往觀摩。
車站入口連接商場一樓
軌道終端
單軌雙月台,一邊只用來落客,另一邊用來上客
收費區入口
單軌列車進站
停靠上落客
之後來到車站後方,觀看馬來西亞 Scomi Rail 自主研發的單軌列車進站過程
再觀看列車離站
車站毗鄰 Little India 地區,相當熱鬧
之後我們索性在 NU Sentral 的一間連鎖店吃椰漿飯 Nasi Lemak 跟 Kaya Toast 當晚餐便是,兩人只花了 MYR 25,相當便宜,味道又很不錯。
---
馬來西亞最大城巿吉隆坡的鐵路系統,從基建到列車種類,皆相當多樣化。但最大敗筆,是收費系統不一定相通,而且覆蓋未盡完善,有許多地方仍需步行、搭的士或者召喚 Grab。而且整潔程度也有待改善,不論鐵路車站、列車還是街道亦然,跟新加坡分別實在太大了。母親說新加坡會吸引她日後再次前往,但馬來西亞到過一次則免了。
(待續)
===
昔日鐵路旅程精選:
(按:部分早期文章,因相片伺服器問題,在香港地區觀看,或只能顯示縮圖。請自行於新視窗開啟圖片並按滑鼠左鍵放大圖片,或使用 VPN 並自行設定地區為香港以外觀看)
2024
[Toronto, ON, CA] 坐 GO Train 遊 Niagara Falls 大瀑布
回鄉記 鐵路篇 (5):蒸汽火車體驗 Epping Ongar Railway
回鄉記 鐵路篇 (4):GWR 歷史尋源 @ Didcot Railway Centre
回鄉記 鐵路篇 (2):LNER 新不如舊 Azuma vs InterCity 225
回鄉記 鐵路篇 (1):倫敦周邊見聞
2023
[BE] 比利時三日遊 (2):其他見聞
[BE] 比利時三日遊 (1):城際交通及車站篇
[NL] 荷蘭五天遊 (2):地鐵、電車、博物館及其他
[NL] 荷蘭五天遊 (1):NS rolling stock 及車站篇
2022
[NM, US] 'Beep beep' NM Rail Runner Express: Santa Fe - Albuquerque
[Fort Worth, TX, US] TEXRail 讓我以為到了歐洲
[NM, US] 北美最長架空纜車 Sandia Peak Tramway
[Chicago, IL, US] The L. The Loop.
[NY, US] 58 歲 R32 地鐵榮休日 (多圖 + 片)
2021
[NY, US] 古董地鐵 @ NY Transit Museum (多圖)
[NY, US] 紐約地鐵掠影
[NY/NJ, US] (9/11 20 週年) PATH Trains + The Oculus
2020
[San Diego, CA, US] 復古、電車、重鐵、模型掠影
2019
[AT] 2019 歐洲五國之旅 終極回:維也納尋訪電車的故事
[DE] 2019 歐洲五國之旅 (8):紐倫堡的審判
[DE] 2019 歐洲五國之旅 (7):Stuttgart 交通迷天堂
[DE] 2019 歐洲五國之旅 (6):海德堡美景 + Museum Speyer
[FR] 2019 歐洲五國之旅 (5):里昂快閃遊
[IT/FR] 2019 歐洲五國之旅 (4):坐 TGV 從米蘭到里昂
[IT] 2019 歐洲五國之旅 (3):米蘭一日遊
[ES] 2019 歐洲五國之旅 (2):巴塞風情畫
[ES] 2019 歐洲五國之旅 (1):巴塞之外 + 加泰鐵路博物館
2018
[DE] 2018 歐洲之旅 鐵路終極回:Bonn 及其他 NRW 見聞
[DE] 2018 歐洲之旅 鐵路篇 (5): Leipzig 一日遊
[DE] 2018 歐洲之旅 鐵路篇 (4): 漢堡的夢幻世界 + ICE
[FR] 2018 歐洲之旅 鐵路篇 (3): 巴黎學術之旅
[FR] 2018 歐洲之旅 鐵路篇 (2): TGV 雙層車 Toulouse -> Paris
[ES] 2018 歐洲之旅 鐵路篇 (1): 馬德里風情 + 鐵路博物館
[CA, US] Amtrak Pacific Surfliner: Goleta -> Simi Valley 乘坐報告
2017
[New Orleans, LA, US] 仿古電車和百年活古董電車乘坐記
[Munich, DE] 2017 歐洲行尾站 + 交通博物館
[Salzburg, AT] Vienna /-Westbahn-\ Salzburg /-Railjet-\ Munich
[Vienna, AT] 維也納兩天遊
[Paris, FR] 巴黎半日遊
2016
[San Francisco, CA, US] 聞名遐邇的復古電車和纜車
[NM, US] 乘坐報告:NM Rail Runner Express Santa Fe -> Albuquerque
[GB] 倫敦鐵路掠影
2015
[DE] 2015 德國行 Part 3:ICE 臨尾香 + 慕尼黑走馬看花
[DE] 2015 德國行 Part 2:從柏林到 Dresden
[DE] 2015 德國行 Part 1:柏林兩日遊
2014
[NY, US] 紐約地鐵三日遊 Part 4:藝術館和世貿遺址
[NY, US] 紐約地鐵三日遊 Part 3:NY Transit Museum
[NY, US] 紐約地鐵三日遊 Part 2:橋樑上
[NY, US] 紐約地鐵三日遊 Part 1:遊走曼哈頓
2013
[Washington DC/Baltimore MD, US]Metrorail/Amtrak/Light Rail遊(多圖多水份)
2012
[Boston,MA,US]MBTA地鐵一日遊(多圖多水份)
2010
2010西雅圖之旅 鐵路篇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吉隆坡交通感受過一次, 絕對認同你所講多元化,
可惜係佢地國民普遍文化係揸車, 一成年就買部車, 結果間接造成市中心極為擠塞
佢公共交通使用率唔係冇, 但班次唔知點解其疏, 不甚了解點解市中心嘅巴士可以做到大部份廿分鐘一班,
再者, 行人路路徑唔算係user-friendly 都係一大敗筆, 車站外圍起得幾好都冇用
但又唔知道點解吉隆坡市政府又做到 Tunnel SMART 呢類治水兼治交通嘅大型基建...
之後續條綫講下:
- 機鐵方面個廣播 chime 感覺好似喺瑞典斯德哥爾摩搭SL, PIDS 明顯係成套system 用西門子貨 (與香港輕鐵套PIDS同款)
- 地鐵算係比較後起, 設備一般都比較好, 整個設計好貼近新加坡Circle Line 打後新建路綫, 估計有向新加坡取經
試過一次落大雨加大雷暴行露天段去布城方向, 供電都做到好穩定
- TEX車站做到香港級數嘅跨月台轉車
- 吉隆坡地鐵問題在於off-peak 班次太疏, 閒閒地做10分一班, 轉車站唔夾轉車時間, 除兩繁之外好惡等
- 個別市中心地鐵車站大堂行人隧道唔預人過馬路用, 非收費區同收費區設計好唔方便,
明明可以用作解決十字路口人車爭路問題
- Monorail 條綫感覺上好設計錯誤, 除咗冷氣係勁涼之外, 擠迫程度(4卡車比例勁少)/月台閘門整啲唔整啲,
感覺同一般東南亞國家爛尾基建一樣, 情況比泰國曼谷更差, 即使當地人都係極為負評Monorail規劃錯誤
- KL輕鐵批車雖然行15年, 不過月台基建感覺好陳舊, 唯一好就係收費區佢有花少少心思整合過, 轉車上方便咗
- KTM用作近郊火車通勤, 可惜就係班次過疏, 一小時一班係好難等, 去一去黑風洞已花半日時間,
票價收得幾平都冇用
最後講講唔關鐵路事嘅小分享, 佢地好興用到Touch'N'go (一觸即付, 類似香港八仔), 現時巴士全部都唔收現金,
只有小部份旅遊巴士收信用卡, 但系統亦不算穩定
睇返年初一篇當地新聞報道, 有外國客搭巴士因為用唔到外國發行信用卡畀錢搞到上哂新聞,
最後話有當地人出手相助, 結果件事開始促成 Rapid KL 系計劃加裝信用卡系統
可惜就係至今 Rapid KL 都未裝到, 反而地鐵系統埋去單程車票售票機都叫用到信用卡
睇嚟吉隆坡交通部要加加油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